自己雖然算不上是衣錦還鄉,但也不能帶著禍害回去吧。
至於研究與實驗地不需要在同樣地方的說法……嗯,某人從深淵側的門之雙塔到迷地側的,不過一眨眼的時間,需要分開兩地給自己增加額外的麻煩嗎。
相關的作業並沒有花上太多時間。不管怎麼說,這些資料都已經設計好使用的方法。現在要做的不過是按部就班,將所有流程跑過一次,計算出最後的結果。
假如迷地與深淵的測算資料有不一樣或出錯的地方,才要重新思量是否有考慮不周詳之處。
說起來,這也是從兩地觀測星空的一大好處。有了不同基準點的資料可做對照,自己究竟是算對了,還是算錯了,可說是一目瞭然。這都不用誰提醒,兩邊資料不一致就該知道有問題。
而這大半年的時間,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今天就是來驗證成果的時候。
為了驗證,林又特地從深淵側的門之雙塔,來到迷地側的塔頂。在月色下的魔法塔,一點也不顯得多麼寂寞。
因為外圍那一圈又一圈的魔法陣城市建築,就像是不夜城一樣。有權能供應的魔法街燈照亮了大街小巷,夜生活的喧囂,不可避免地傳到魔法塔這邊來。
雖然魔法塔的隔音效果足夠好,任憑外頭天崩地裂,也不會吵到裡面住著的人。但一群人現在可是集中在塔頂呀,很難不被吵到。
面對這樣的狀況,林一彈指,防護的隔音結界就從塔緣外牆向上延伸,阻隔了外界的噪音。
這是因為之前也有過半夜來迷地側塔頂觀星的經驗,被盾市的噪音干擾,才重新設定了這樣的魔法結界。現在剛好拿出來用。
一群人會聚集起來,也是因為宇宙星圖的計算結果,下午才新鮮出爐。某人已經迫不及待進行閃現術試驗了。
但因為鄰近晚餐時間,其他人也都在忙,也還有一些準備工作要做。所以試驗的時間就改到了晚上,兩座塔的人也都放下手邊日常的工作,齊聚迷地側的門之雙塔塔頂。
所謂的準備,其實就是在魔法塔塔頂的固有結界,做了特別的加固。
像這樣的地方,不論什麼樣的魔法塔都會特別設定。就為了讓魔法師可以安心地進行魔法實驗,而不用煩惱當實驗失控時,會造成多大的破壞。
當然,這種結界的防護程度是有上限的。林在門之雙塔上所設定的,當然是使盡渾身解數的頂尖設計。
只是原始的設計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今天林的準
備,就是讓這個防護結界能夠針對性的提升防護效力。
做足一切準備之後,在這個滿月的夜晚,林在其他人見證下,走進了構成結界的魔法陣中,並將之開啟。迷地側的天文望遠鏡也作為結界的一環,像是屋脊一樣,構成了結界的頂點。
林要做的事情,當然不是讓自己進行星際等級的超長距離閃現術傳送。而是要反過來,從計算出來的目的地"抓取"東西。
利用閃現術抓物,這可是連芬也不會的技巧,算是某人的獨門絕活。
之所以不傳送奧術之眼一類的影像紀錄魔法道具,是因為經過超長距離傳送後,就會失去跟該物的聯絡,無法取得奧術之眼所記錄下來的影像。
這時就算用相同的引數進行閃現術抓物,也會失敗,無法將奧術之眼傳送回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找不出原因。
只能說當距離是以光年為單位的時候,閃現術的使用難度就呈現幾何式的上升。所以這樣的確認方法,很早以前就被林放棄了。
如今要做的,就是捨棄利用魔法道具來確認目的地的做法,而是直接從目的地抓物。藉著抓取到的東西,來判斷閃現術定位到哪裡去了。
閃現抓物跟閃現傳送,雖然是用同樣的引數進行,但兩者間還是有技巧上的不同。否則以芬的能力,怎麼可能做不到一樣的事情。
只不過林雖然能做到這樣的事情,但是超長距離的抓取,還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因為他過去的作法,都是閃現到目標物附近。等到目標物進入他的視野後,就能進行抓取。
那種相隔十萬八千里,把人直接撈到自己身邊的作法,林可不敢保證最後撈到的是什麼東西。是完整的,還是殘缺的。
那種一顆蘋果撈回來剩半顆的情形可不少。而這些都是目標物沒在視野裡的操作。
所以眾人屏氣凝神,等待著某人的施為。生怕撈回些什麼不該撈的,那時防護魔法陣就能發揮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