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時間內,進度突飛猛進的課題其實有三項。最重要的,莫過於那一言難盡的魔法塔偽裝方案。
其次是針對深淵側的易市大戰最後,黑金球磨所展現出來的魔法攻擊方式,讓某人重新將自己所學的魔法做過一次梳理。
最後一項,則是針對門之雙塔塔頂,那兩具超大規格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後的結果錄入,以及經過各種測算後,所繪製的星圖資料。
這個最後一項,其實就是林曾經在西南半島時,為了找到地球所做的那一切。那時也確實找到了太陽系的大致位置,這才跟老家的眾神產生了聯絡,算得上是某穿越眾的第一次開掛。
既然自己想在迷地與深淵各自觀測星空,嘗試用三角定位法,找到更準確的地球座標。那麼在西南半島做過的工作,就得在深淵重做一次。
既然要在深淵重做,而且觀測的工具也是鳥槍換炮,不如在迷地這邊的各種資料也重新觀察、測算。並將當初所設計的各種自動化程式,以今時今日的眼光和技術做一次升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魔法塔的星空】 【】
當初在西南半島所做出來的成果,則可以視為一種’標準’答案,用來驗證新的程式與觀測結果。
這部分的工作有些舊瓶新裝的意思,相較其他專案,不用花太多心思。所以是一項很適合用來放鬆、轉換心情的研究課題。雖然斷斷續續在做,但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也完成了。
第二項將自己所掌握的魔法攻擊方式,重新做一個梳理。毫無疑問,黑金球磨的戰績所帶來的震撼是十分驚人。不光是那些知道了最終結果的外人,林這個旁觀者尤為震撼。
一直以來,林都認為最有效率的魔法攻擊方式,應該是儘可能減少轉換過程的攻擊。
因為任何種類的轉換,都會產生無法利用的熵,也就是浪費。而且每一次的轉換也都需要時間,哪怕只需要花費幾微秒,甚至更短。這些時間累積起來,很有可能就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那麼純粹濃縮了權能的能量彈,應該就是最節能、最有效率的’魔法’攻擊。
相較之下,迷地的法爺們喜歡在加持一堆輔助後,用近戰的方式解決敵人,而不是使用魔法攻擊製造殺傷,多多少少也是圍繞著相同的想法,所做出來的選擇。
一個很簡單的計算例子,假設一個魔法師的權能量,一天可以施展十個魔法。那麼他使用這十個魔法的數額給自己加持輔助,可能就可以持續戰鬥一個小時左右,造成百人以上的殺傷。
假如這個魔法師將這十個魔法的量,全部用來放火球,保底可以殺傷十個敵人。考慮到火球濺射可能造成的殺傷,或許傷害人數可以更多,但也不會像近戰所造成的結果一樣。
甚至到了更高層次的戰鬥,那些高高在上的存在舉手投足間就能產生驚人的破壞威力,所謂的魔法更是如呼吸心跳一樣,幾乎算是本能產出的結果。
這樣的做法無不在暗示著’魔法’其實不那麼重要。攻擊,然後命中敵人,造成傷害,這才是一切進攻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
這其實是很理科男的想法,不過一點也不魔法。在那場大戰之前,林一直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
跟某穿越眾的情形不太一樣。迷地的魔法師因為施展魔法數量有限的緣故, 為了續戰力的考慮,他們首選當然是加持身體能力的輔助系魔法。攻擊魔法則是作為關鍵時刻的保命手段。
假如將魔法攻擊作為主要攻擊手段,單個魔法師可沒有無限的權能支援,那麼危機很容易就在自己將自己的權能揮霍一空後產生。
這也是為什麼擁有能量池支撐的魔法塔,能夠成為迷地最強戰爭要塞的緣故。
有著半無限權能的能量池,只要不是短時間內抽乾儲備,能量池就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樣,能夠源源不絕地產出權能,支援著魔法塔攻擊敵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魔法塔的星空】 【】
但是迷地對於魔法陣與魔法塔的低效運用,沒能讓某人發現其中的潛力,以及真正恐怖的威力。
直到在匣切們支援下的黑金球磨,打出那令人驚豔的一擊,一舉擊殺二十多位深淵大君與深淵邪神。
在那場大戰中,有半數左右的神靈級別惡魔,是死在最終大戰之前的獵殺中。但是林相信,就算這些惡魔留到了最後,也會死在黑金球磨那一擊底下。
因為當魔法數量與種類在短時間內累積到一個天文等級的數字時,其威力就會疊加到一個更不可思議的程度。
這是一種複合魔法的特級運用,就好像冰與火的攻擊魔法調和,可以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威力。當調和的魔法是數十上百種的時候,那威力又該大到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