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環塔的同時建造,不光令林這位門之雙塔的塔主感到意外,整個迷地也大感意外。
眾所皆知,魔法塔的建造成本很高。但對那些資深魔法家族,乃至於有一定家財的貴族、國王來說,並沒有高到難以承受的程度。
譬如門之雙塔的建造,由格瓦那與海德爾兩大帝國共同承擔。特別還擇優選用魔法材料,對兩大帝國來說是輕輕鬆鬆。
這是因為還要建造盾市這座魔法陣城市,才把兩大帝國的庫藏揮霍一空。
……名義上是這麼說,誰知道是不是看到門之雙塔建造完成,想在魔法陣城市上少負擔一些,所以對外宣稱魔法材料的庫存已經用罄。
機人艦隊只負責從各地搬運至深淵之門,可沒負責去清點兩大帝國的倉庫。
饒是如此,盾市在第一時間也還沒有完全建造完成。那是之後有利可圖,才有些零星勢力將不足的部分補齊。
林與兩位皇帝的最初約定,也的確只是門之雙塔’必須’要建造完成,魔法陣城市則沒有強制要求。這還是看在最初約定中,魔法陣城市將是兩大帝國的人手入駐,這才有完成大半的結果。
貴族和資本家是同一類人。當他們宣稱感到肉痛的時候,千萬別傻傻的相信他們真的肉痛了。距離他們心理底線還早呢。
一切都是演技,也許只是在第一時間可以排程的魔法材料被搬空了而已。
對兩個帝國來說如此輕鬆。對於魔法專業戶的魔法師協會來說,一口氣建造十二座魔法塔,還真算不上什麼大事。
唯獨能量池的核心奇物,這才是真正控制魔法塔數量的關鍵。製造能量池的方法,也是魔法師對貴族嚴防死守,不使洩漏的知識。
這才讓魔法塔這種迷地最強戰爭要塞,幾百年來,主導權仍被控制在魔法師手裡。沒有被同時掌握權與勢的貴族,從魔法師手中奪走。
然而以一個區分會的體量,一口氣拿出十二個可製造能量池的奇物,這可驚呆了不少懂行的看客。
而且這還是把十二座魔法塔預設為最基本的三層塔,只有一座能量池的情況。要是裡頭有四層塔、五層塔,一塔有多座能量池,那麼需要奇物的數量可就更多了。
有些人猜想,是不是納倫區分會在蘇里唐帝國境內,被壓制得狠了。所以才讓那些有辦法建造新魔法塔的傳承世家,一直以來找不到合適的地點,拖延至今。
畢竟事情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法爺們對於怎麼造魔法塔,就算沒有研究,也懂得裡頭的一些道理。
所以建塔的過程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連帶著魔法塔的一些配置也會被洩漏出來。真正的要點還是在封塔之後,針對內部防護魔法的安排。這是塔主們真正的保命底牌。
也因此,在建塔的過程中,眾人才瞭解到納倫區分會一口氣建造十二座魔法塔的底氣在哪裡。簡單地說,有半數以上的魔法塔能量池,使用的是由林所提供的魔石型能量池設計。
當時林提交這項知識給魔法師協會的時候,除了計算公式與設計方法外,還很貼心地給出了三套完整的設計模板。
一者是最基本型,一者是初階拓展型。最重要的莫過於第三種,即可用於魔法塔能量池的完整設計。
林沒有去精算到底魔法塔的權能需求底限到底有多高,就只是朝著足夠多的富餘量去設計。結果就是塔用的魔石型能量池,其裝置體積約莫等同於一座標準魔法塔一層樓的空間大小。
或許魔法塔的可用空間變小了。但只要蓋得起來,弄些空間摺疊技術,拓展一些沒了權能就會崩潰的魔法空間,也不算什麼難事。
這項事實,可引起了比納倫區分會同時建造十二座魔法塔,還要更大的風波。
魔石型能量池是被視為貴族突破魔法師障壁,掌握魔法塔這種戰爭要塞的關鍵。因為想找到奇物,想保管這些奇物,都不是光有錢有權就能做到的事情,還需要足夠高階的知識。
別的不說,以某人所擁有的不可名狀之物殘肢來說,憑芬的見識也只能做成一個暫時性的封印。再優秀的封印都會被那種混亂能量腐蝕,最終令應該被封鎖的氣息透漏出來。
這樣的結果就是,存放不可名狀之物殘肢的位置,將會化為一座死域。活著的人假如沒死掉,那也必定會瘋掉,沒有第三種結局。
這是因為林又得到了世界樹種子,種子會本能地吸收那瘋狂的氣息,這才讓某人封印不可名狀之物殘肢的難度直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