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柴榮渴望得到這最後一滴麒麟血一樣,雷洪也知道這是好東西,而且這是他留給自己外孫的,不管誰去雷洪都不可能轉手讓給他。
柴榮道:“行了,事情到此為止絕不能洩露半點風聲。以求保險,退兵回朝,寡人還是要準備一下後事。派出所有人馬尋找杞王郭信,寡人一定要活到他回來的那一天。傳下軍令,退兵滄州,這一路我們奪取的十三縣不得拿一分一豪,不得擾民,不得亂殺無辜。待契丹重奪十三縣之後,當地百姓一定會知道我大周軍隊的好。”
柴榮還是非常明智的,雖然不知道後事如何,但這十三縣對於大周來說可有可無,關鍵的幽州又打不了,所以對這十三縣的百姓好一些,或許將來還會有什麼回報也說不一定。
“遵旨~!”
雖然心裡有些不情願,但柴榮作為一個皇帝他把自己的死都搬出來了,其它人還能說什麼?現在也只有聽柴榮的話退兵。不過這也確實有些可惜,誰也沒想到柴榮的身體這麼差還有這個原因。
現在確實沒有其它辦法了,範質知道柴榮是個好皇帝,必須要先保住他的性命讓他延長壽命才行。範質的性命遠比一個幽州城更重要,所以現在真不是攻打幽州的時候。
不過範質心裡還是有些奇怪,柴榮既然早就知道他的陽壽將盡,為什麼還跑這一趟?還不如早做準備又何必跑到幽州城外再說這件事情,然後再讓大家去想辦法延長壽命。
範質想了一下,或許是柴榮在此之前並不知道壽命是可以延長的,所以他想在自己生命最後一刻立下不世之功。但也有一些說不通,已經到了幽州城外,怎麼就不打了?柴榮在此之前就沒有臨死的覺悟嗎?現在才想起這件事情?
範質當然有些想不通,因為這個理由是柴榮無奈之下拿出來的。真正的原因是柴榮意識到了張永德有可能當皇帝,他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性,只是不希望這變成現實。
柴榮還是希望由小弟郭信繼承江山,只有他能讓大周統一中原,然後反攻契丹。只可惜這個小弟太像他師父了……
柴榮其實挺後悔讓小弟拜宗信為師,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小弟性命不保。如果能拜入步向陽的門下就好了,就算郭信沒有現在這麼厲害,但至少可以回到繼承這個皇位。
現在的柴榮才知道當初郭威的幸福,郭威對皇位歸屬根本沒有絲毫猶豫,他是直接將皇位傳給了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自己,反而讓親兒子繼續跟著宗信。
………………
969年6月
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梁城,恰巧皇后符宣懿也病重不治,夫妻倆見了最後一面皇后符宣懿便雁駕歸西,柴榮立符宣懿之妹符宣慈為後。
回朝之後第一件事情出於意外,第二件正事便是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
立皇長子柴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以第二子柴宗讓為左驍衛上將軍,封燕國公。
因為符宣懿之死,柴榮的病情加重,做了這些事情之後便立刻召趙匡胤進宮議事。
看見柴榮的第一次趙匡胤就已經確定,這小子活不了幾天了。一個人的陽壽能從臉色上看出來,這也算是不易。現在趙匡胤明白為什麼宗信能看出一個人的陽壽,估計所有事情都寫在臉上,只是有些人看得比較長遠,有些人看的比較短,
反正現在趙匡胤是看懂了,柴榮馬上就要死了,只等柴榮一死就要準備造反篡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