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你留在此地也沒什麼好處。”
“陛下,臣心意已決,還請陛下成全。”劉仁贍知道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而且過程還極其痛苦漫長。但他不想放棄自己的責任,因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守城,如今朝廷用得上他這份本事,當然不能退後。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劉仁贍知道此時如果壽州換將的話對南唐的影響有多大,他也不是不想走,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走。
如果壽州沒有劉仁贍,恐怕堅持不了幾個月,但如果他不走的話,聽其言觀其行能堅持一年,甚至一年半都有可能。
李璟聽到這話也非常感動,分明知道這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劉仁贍還是主動去做,這才是真正的忠臣。哪像皇甫繼勳,遇到危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趕緊撤。
當然李璟也非常欣賞皇甫繼勳這種能力,因為他可以儘早發現危險,規避這種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前在戰場上皇甫繼勳就有很多次發揮這種能力,這也讓李璟免於衝動所犯下的錯。
李璟道:“劉大人,你是大大的忠臣,寡人佩服。那就辛苦劉大人死守壽州,寡人一定想盡一切辦法擊退大周軍隊,增援壽州。”
“多謝陛下。”
劉仁贍雖然嘴上這樣說,但他心裡非常清楚,李璟怎麼可能有辦法來增援壽州?哪怕只是想送一點補給進來都難。留在壽州的結局無非就是死路一條,但這樣做卻可以給南唐多一點時間,讓李璟可以準備好長江防線。
忠臣不識二主,劉仁贍也沒想過要投降,哪怕餓死在壽州里面也絕不投降。不過這件事情確實很難做,接下來的日子就比較辛苦了。這有什麼辦法?皇帝不給力,做臣子的就只有辛苦一點。
“皇甫將軍,接下來的事情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快去吧。”
“遵旨。”
皇甫繼勳當然知道該怎麼做,把李璟帶來的兩萬士兵全部撤出壽州,立刻回防金陵。他也非常清楚,壽州是肯定守不住的,因為柴榮對壽州那是志在必得,別說是壽州了,整個江北十四州都守不住。
其實皇甫繼勳都感覺李弘冀和李從嘉說的辦法或許挺實用,但這種辦法沒有任何人願意接受,別說李璟是一個皇帝,隨便找一個人問都不可能。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李璟不接受,這個結局還是不會改變,柴榮一定會用最快的速度攻下江北十四州,然後進軍金陵。
劉仁贍留守壽州的原因很簡單,他希望可以為李璟多爭取一點時間,好讓李璟處理好長江防線,就算丟了江北十四州也不至於丟掉整個江山。劉仁贍才是真正的忠臣,哪怕知道這樣做他極有可能會死,但卻放棄李璟給出了條件,選擇給南唐做出最後一點貢獻。
面對劉仁贍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皇甫繼勳多多少少有一些慚愧。對於這個好朋友既然面對的未來,皇甫繼勳也感覺有些難過。
皇甫繼勳的朋友其實不多,劉仁贍是一個難得的好朋友。二人的脾氣雖然不一樣,但就是合得來。皇甫繼勳還教了劉仁贍的小兒子兩年的功夫,他們之間的感情算是非常不錯。
皇甫繼勳雖然很遺憾,但他不可能阻止一個有如此覺悟的人,現在告訴劉仁贍離開壽州才能活下去的話,簡直就是在侮辱劉仁贍的這份覺悟。
當然,對於皇甫繼勳來說,全世界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這條命。至於劉仁贍的死活,雖然有點在意,但並不介意。大不了壽州實在是撐不住的時候……跑過來帶他們一家人離開也就是了。
皇甫繼勳知道周軍一定會死死的圍住壽州,但是憑他的武功帶幾個人走還是沒有問題的。只要這幾個人別太腦殘,一定可以將他們安全送出壽州回到金陵。
所以皇甫繼勳也不是太在意劉仁贍是否留在壽州,因為在必要的時候他可以跑一趟。只是……皇甫繼勳有點擔心劉仁贍那個臭脾氣,極有可能去救他的時候他不願意走,他要與壽州計程車兵和百姓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