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慚愧道:“兩千餘人……”
“兩千餘人?”李從嘉咬牙道:“林大人不必自責,此次戰敗與你無關。來人,帶林大人去養傷。”
“遵命~”
立刻有人強行扶起跪在李璟門外的林仁肇,將他帶走。這些人也非常清楚,林仁肇這一次是受了李璟的命令快速增援壽州,要不然以他的性格一定會走的極慢,或許有可能發現那些陷阱。
但李璟的聖旨林仁肇不敢違背,而且還未到壽州李從嘉與皇甫繼勳便將他們眼中的戰局全部告訴林仁肇,這也混淆了林仁肇的判斷力,最終導致這一場大敗。
林仁肇一直都是以小心謹慎聞名,這一次的失誤錯不在他,錯在李璟給了訊息完全是對方故意演出來的,林仁肇根本沒有接觸到戰局,完全是聽李璟和李從嘉的形容,才會鑄成大錯。
雖然林仁肇只是倒黴而已,但就算他沒錯這一次也不可能輕饒。不過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接下來的事情就太麻煩了,簡直就是南唐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
金陵還有長江這個天險之地,水軍雖然實力大減但好歹還有一半,所以李璟絕不可能讓林仁肇一個人背鍋,一定是讓他戴罪立功。
原因很簡單,如果這時候殺了林仁肇的話,南唐水軍就徹底廢了。水軍之所以能達到如此強大的地步與林仁肇的努力脫不了干係,李璟還需要讓林仁肇幫他守住長江流域。
如今大周已經跨過淮河,絕不能讓他們再跨過長江。如果讓大周跨過長江的話,南唐就徹底完了。
“皇甫將軍,皇兄叫來了嗎?”
“回殿下,大皇子與陛下正在房中議事。”
李從嘉上前輕輕叩門,隨後輕聲道:“父皇,皇兄……”
“來了?無涯子道長呢?”李弘冀立刻衝出房門左右巡視,但結果讓他非常失望,無涯子道長沒有來。李從嘉平時與無涯子道長的關係非常好,他們是在很早之前就認識的,李從嘉甚至還認識無涯子道長的師父逍遙子。
按理說由李從嘉去請的話,無涯子道長應該會給這個面子才是,為什麼會沒來呢?難道說還在為沒聽他的話而生氣?當時確實沒有人聽無涯子的話,只有李弘冀稍微信任一點他,但李璟與李從嘉都不把無涯子道長的話聽在耳朵裡,結果現在知道錯了,這哪來得及?
“從嘉,到底怎麼回事?你不是去請無涯子道長了嗎?他怎麼沒來?”
“皇兄不要著急,無涯子並非不給面子,只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所以沒來。”李從嘉道:“事情是這樣的,剛才我去請無涯子的時候,恰好看見無涯子與逍遙子喝酒。你也知道這些世外高人的脾氣,由其是逍遙子無事一身輕,他才不管這些凡塵俗事,無涯子礙於師父的面子,所以他也就沒來,不過無涯子給出了提示。”
“快快快,裡面說。”李弘冀道:“皇甫將軍、劉大人、馮大人你們也進來吧。”
這三個人最受李璟器重,所以李弘冀才會把他們一起叫進來。除了這三個人之外,最受器重的也就剛剛被抬進去的林仁肇,這四個人幾乎掌控著南唐的一切。
皇甫繼勳掌管南唐兵馬大權,包括水軍也是由皇甫繼勳掌管。但皇甫繼勳並沒有真正的管過水軍,讓林仁肇全權負責。皇甫繼勳主管陸軍,因為南唐水軍更大的作用是保護,陸軍的作用才是侵略,掌管陸軍會有更多的戰功。
劉仁贍掌管壽州,這個南唐第一門戶,也是南唐對抗大周第一城,只要壽州在大周便沒有辦法。
如今壽州雖在,而且防禦依然堅不可摧,但劉仁贍自己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只要周軍圍住壽州不讓補給送入,壽州的糧食頂多能堅持半年。半年又後根本不需要周軍強攻,他們都會餓死在壽州之內,到那時候肯定會有人起兵造反,投誠大周換一口飯吃。
現實永遠比想像殘酷得多,所以忠臣如此可貴。真正肯放棄生命,寧願餓死也不投降的人只佔少數,多數人為了一個饅頭就可以造反,只要肚子餓了忠誠一文不值。
馮延巳是南唐宰相,除了李從嘉之外幫助李璟處理政務最多的人就是馮延巳。馮延巳的能力非常強,如果不是他一起幫助李璟的話,南唐國庫早就崩潰了。李從嘉雖然希望多幫忙,但他在外人面前畢竟是個瞎子,所以馮延巳做的事情其實比他更多。
只是馮延巳這個人非常低調,他政績不行,打仗也不行,不過馮延巳這個人處理內務確實很好,而且寫得一首好詞,曾經還是李弘冀和李從嘉的老師。李弘冀雖然學得不好,但李從嘉對他的才華是非常欽佩。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