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裡了。」柏舟道,「這下面就是無底洞。」
海洋無底洞又稱「死海」或黑洞,據推測,海洋無底洞就像地球的漏斗、豎井、落水洞一類地形。
在海洋深處有很多這樣的存在,每天有三萬噸左右的水從無底洞中流向地心。
一旦進入其中,就再也別想出來。
英招朝下面看了看,什麼都看不到。
這裡已經是算是遠洋,海面下有三千多米,她是怎麼看到海底的?
難道這也是她的神通?
其實柏舟朝海面看了一眼,就見到海底下漂浮著一行小字。
「海底無底洞,通往地心,曾為海若所居,今已為死地,入之不還。」
海若就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海神。
他叫「若」。
《莊子·秋水》中記載:黃河之神河伯,非常自大,直到有一天河伯奔流到海,看到了大海的廣闊,才知道自己如此渺小自大,河伯望洋向若而嘆,成語「望洋興嘆」就是這麼來的,其中若即海神之名。
這個無底洞竟然曾經是海神若的住所,只是海若早已經不住在這裡了,如今這無底洞已經變成了一片死地,一旦進入,便再也無法出來。
盧理事對她的話深信不疑,讓英招將一隻生鏽的螺旋槳拿了過來。
那螺旋槳是從一隻報廢的船上取下來的。
那艘小漁船出海打魚,上面有六個船工,這些船工都沾親帶故,關係特別好。
可是一個月後,這艘漁船打魚回來,卻只剩下了一個船工,那船工瘋瘋癲癲,身上還有傷。
他告訴眾人,其他五個人都已經死了,他們出海之後,不知道怎麼回事,有兩個人起了矛盾,那倆人還是堂兄弟。
後來船上的人就變得很奇怪,他們分成了兩派,互相算計,互相打壓,最後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那個瘋瘋癲癲的船工被送去了精神病院,但船工的家屬們卻不相信這種說辭。
因為他們這幾家的關係很好,從小就一起長大,是過命的交情,經常一起出去打魚,那兩個最先鬧矛盾的堂兄弟,其中一個還救過另一個的性命。
這樣的兄弟倆,怎麼會鬧到你死我活呢?
但警察檢查了船上的痕跡,確實與那個瘋瘋癲癲的倖存者說的毫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