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也算久別重逢,喝喝酒,彈彈曲,聊聊江湖中事,倒也怡然自得。
任盈盈不愧自稱朋友滿天下,李牧自她這裡,到也知曉了不少江湖隱秘之事。
如此兩天一晃而過,李牧這才告辭,返回華山。
……
眨眼又是幾個月過去。
清晨,華山朝陽峰頂,李牧做完早課,深吸一口氣,負手而立。
他遙望天際,只見遠處群山飄飄渺渺,雲氣繚繞,旭日如火,如詩如畫。
李牧默默感受著,一頭長髮不羈不束,微風吹過,髮絲掠過脖頸,隨風四處飄散。
漸漸他雙目越發飄渺虛無,進而緩緩合上,心中無思無念,片塵不起。一絲絲,一縷縷的真氣從丹田升起,隨著吐納調息,服氣調和,遊走於四肢百骸的真氣漸漸匯聚,在全身繞行一週,又收回丹田。
在一呼一吸間,真氣又漸漸散佈全身,如此迴圈往復,生生不息,慢慢李牧臉上浮現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紫氣。
隨著旭日高升,直入中天,李牧臉上的紫氣也由淡轉深,直至越來越濃,等李牧回過神來,收功之時,已入午時。
李牧長吐一口氣,只覺天朗氣清,五官清明,功力明顯更進一步,或許用不了兩年,紫霞功就能進入第六層了。
到那時,才是天下皆大,何處不可去。
當下也不停留,悠悠哉哉下了朝陽峰。
吃過早飯,來到演武場,這幾年華山名氣越來越大,弟子也越來越多,很多都不認識。
他不認識別人,這些弟子可都認識他。
特別是幾個月前,李牧仗劍下山,一來一回不足一月,就劍斬了北地惡名昭彰的漠北雙雄和塞北明駝木高峰。
一時間,李牧不但在江湖上名聲大噪,人人提起都豎起大拇指,在華山這些新來的弟子中,更是像明星一樣。
很多弟子都想找李牧指點劍法,他哪裡有那麼多空閒時間,礙於嶽不群的說教,每過一段時間,也都會來演武場指點這些弟子一番。
今天恰好輪到他了,剛到演武場,立刻就有幾個弟子圍了上來,李牧讓他們演練了一遍入門劍法,心裡嘆了口氣。
不少弟子入門劍法練的亂七八糟,內功練的也不甚努力。
只想著學習更高深的劍法,以為學了就更厲害了,就能在江湖揚名立萬了,豈不知萬丈高樓平地起。
看著周圍圍上來的不少弟子,滿臉渴望的神情。
李牧斟酌了一下道:“諸位師弟,大家都讀過書吧。”
眾人紛紛點頭,這年頭送上華山習武的,大部分都識字,即便不識字,華山也會請人給他們開蒙,畢竟武功練到高深處,沒點文化不行。
李牧慢慢踱了兩步,朗聲道:“其實練劍和讀書習字一個道理,任你再複雜的字,都是有橫豎撇捺折組成,任何字也逃不出它的範疇,你若是能把這些筆畫練好,想習得一手好字,自然事半功倍。”
“劍法也是一樣,不論多麼高深的劍法,都有那些刺、削、格、洗…這些基本招式組成,若想練好劍法,必須要練好這些基本招式,而我華山入門劍法,就是集這些基本招式之大成,一個門派劍法根基所在,大家可不要小瞧呀!”
聞聽此言,不少人若有所思,認識到入門劍法的重要性,沒聽進去的,也怪不得其他人。
看了看大家的反應,李牧隨後又說道:“大家可知道我華山武功的要旨?”
眾人互相看了看,一人小聲道:“我華山武功的要旨,是‘奇、險’二字嗎?”
李牧笑了笑:“這麼說也不算錯。”
“不過,若我說我華山武功要旨,其實講究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為綱,劍是目。”
“劍法自然要學好,抱元功的修煉也不可荒廢。要知精妙招式固然重要,但沒有內功為根基,再厲害的招式也施展出應有的威力。大家不可偏重,也不可太執著。”
“內功招式,兩者相鋪相成,其中關隘,要自己細細把握。”
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樣子,李牧也不再多說,又慢慢的走向他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