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李牧交給了遠東商行操作,他們會在馬來西亞北部港口,或租或建一處小型貨運機場。
有了這個跳板,就能直達新加坡。
……
打通私人航線的事處理完畢,李牧的目光又落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兩省交界處,面積近一千平方公里。
這裡離大海三百六十多公里,到杭州的直線距離同樣三百多公里,如果在這裡修一處出軍用機場,戰機從這裡起飛,作戰半徑能覆蓋幾省大部。
李牧的轟炸範圍,會再次擴大,忽南忽北,也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雖不知什麼時候能用上,但做事就要未雨綢繆,有…沒用;和沒有,不能用,是兩個概念。
只要機場修好,早晚用的著,保不準哪天,就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鬼子吃個大虧。
武夷山,他同樣派了一個步兵營,和一批工兵過去。也就是個簡單的小型軍用機場,工程不大,估計最多三四個月就妥了。
安排好這些,李牧再次來到武漢。再過一段時間,等打起來,民航客機就不好坐了。趁著有空閒,還是多跑兩趟,多囤點物資。
此時的武漢,顯得有點雜亂,到處都是西遷的人群。
這次,李牧沒有急著去新加坡,抽出了一天時間,好好的逛了逛這座城市,以後很多景色估計都看不到了。等戰爭打起來,城市不知還能儲存下多少!
現如今的武漢,更多的被人稱為漢口,整座城市是由漢口、武昌、漢陽這三個隔江鼎立的城市組成。長江將他們一分為二,漢口、漢陽位於江北,武昌則孤零零地被劃在了江南。
位於江南岸的武昌,機關樓堂、要員私宅雲集,景點古蹟遍地;江北的漢口,則以其繁華、喧鬧而名噪天下。作為這個時代大商埠,江北的漢口名氣僅次於大上海,吸引住了許多南來北住的商旅。
至於龜山腳下的漢陽
鎮,同樣大名鼎鼎。漢陽兵工廠雲集了這個時代中***火工業的精華。如今國內軍隊手中的槍炮彈藥,除了從海外進口的以外,至少有一半是從漢陽兵工廠製造出來的。
抗戰已經打了一年,隨著諸多大城市的陷落,武漢三鎮已經被賦予了太多的象徵意義,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心臟。
由漢向南,連線著華南地區;向東,直通蘇皖浙,這裡也是軍隊日後收復失地的橋頭堡。
自抗戰以來,一批批攜金帶銀的商賈居民、絕望無助的難民傷兵,象潮水一樣湧進武漢的。果府各部門名義上雖說是遷往重慶,可到了武漢之後,就沒有再向西挪一步。
西遷的工廠、學校、民間團體,也都其自然地在這裡紮下腳來。工廠又冒出了煙,商店一家家地增多起來。
洋樓私宅、旅館寒舍,只要是個能棲風避雨的地方,都擠得滿滿當當。街巷市面上同樣是人滿為思。房租、糧米菜價,隨著人潮的蜂擁而至,也象是雨後冒出的春苗,呼呼地往上竄。
就當眾人以為終於覓得一處容身之地的時候,日本人又來了,果府這邊也磨刀霍霍,計劃大幹一場,周圍到處都是雲集而來的軍隊。
於是,大夥明白了,這裡也將染上戰火。
沒人知道能不能守得住,沒人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果府也傾向使用焦土戰略,於是大規模的西遷再次開始。
雖然大部分選擇遷往西南地區,也有一部分選擇遷往南陽甚至西北地區。
李牧又專門發電報,讓南陽做好接收工作,這才嘆息一聲,坐上去昆明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