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的炮聲,震醒了整個中華民族。抗戰爆發後,全國人民奮起抗敵御辱,各省子弟兵紛紛請願,奔赴抗戰第一線。
而作為第二路預備軍的川軍,也整編為22和23集團軍兩路縱隊,正式出川抗日,預備部隊也在陸續組建。
這個時期的川軍,是不折不扣的雜牌部隊,軍隊素質低,武器裝備陳舊,主要武器為四川造的79步槍、大刀和長矛,唯一的重武器只有土造的輕重機槍、迫擊炮。
他們出川時正值秋涼,這群兵後勤極其簡陋,只有兩套布軍裝、一副綁腿,兩雙草鞋,十足像個乞丐。
然後,聽到鬼子正在兵犯山西,川軍便前去支援,剛到地方,太原已經失守。面對日軍的機動快速部隊,川軍武器單薄,一觸即潰,狼狽後逃。沿途經過晉綏軍的軍備庫,便破門而入,擅自補給。閻老西聞訊大罵:“抗日不足,擾民有餘的土匪軍!”
上報果府,讓川軍即刻調離,有多遠走多遠,並通電全國。
果府打電話給第一戰區長官,要將川軍調往第一戰區,程長官連連拒絕:“閻老西不要,你給我?”
抗戰爆發初期,各大戰區對於戰鬥力低下,作風不良的川軍,態度都是如此。
川軍一直找不到地方接收,連校長也拍桌子吼道:“讓他們回四川稱王稱霸去吧。”
到最後,詢問第五戰區的意見,李長官立刻站出來:“好得很!我正需要用兵,把川軍調到徐州來吧。”
誰也沒想到,這樣一支裝備簡陋,穿著草鞋活像乞丐的雜牌軍,竟然有著這麼強大的意志和戰鬥力。
臨危受命,疲憊之師死守滕縣,戰至一兵一卒,直至全軍覆沒。
此戰過後,再也沒有人敢小窺川軍。
……
根據李牧的記憶,藤縣保衛戰好像是從十四號開始的,也就是明天。
這也給了他收集情報,觀察地形的時間。
磯谷師團,這一小本子老牌精銳師團,成了李牧的下一個目標,藤縣保衛戰,或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局。
不過,在這之前,被圍在莒縣的小鬼子,也要想到徹底解決的辦法。
別看第五師團現在的狼狽模樣,又被圍了起來,戰鬥力卻絕對不弱。五十九軍和四十軍圍困他們幾天還行,想要全殲,基本不可能。
李牧卻不打算這麼輕鬆放過,畢竟已經炸過幾回了。
他的目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某場戰役的勝利與否。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殺傷小本子的有生力量。只要是死的足夠多,即便佔領再多城市,打贏再多賬,也白瞎!
溫水煮青蛙,等到國內的小本子數量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反噬自然也就來了。怎麼吃的?到時候怎麼吐出來!
針對莒縣的小鬼子,繼續使用航空炸彈轟炸是一個辦法,不過莒縣可不小,小鬼子若躲在屋子裡,用多少炸彈才能把整個城市炸一遍。
太浪費了!
李牧腦子轉了轉,很快想到另一個辦法,他畫了一個塑膠桶的模型,找人專門訂購了一批規格很大的塑膠桶,一桶能裝一噸汽油的那種。
這種桶不但能裝汽油,桶還往裡邊凹了一塊,剛好能放一枚二十五公斤的炸彈,位置和大小剛好貼合。
莒縣在臨沂保衛戰前就落入小本子的手中,城裡的百姓全都逃出來了,其實已經算是一座死城。
這樣也好,炸彈加汽油,若是有幾十噸的汽油撒下去,那場面絕對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