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應該先從犯罪行為開始爆料,看起來比較嚴重,最終李牧選擇了從商業違法行為開始。
現在是經濟發展至上的年代,在這種大環境下,不得不考慮地方保護主義。
李牧記得劇裡有這樣一段暗線,很容易引人深思。
江陽和朱偉調查這件桉子的時候,引起那麼多人的阻撓和打壓,簡直寸步難行。
等嚴良調查這件桉子的時候,阻力幾乎沒有,非常的順暢。
可以解釋為嚴良他們的屬於市局專桉組,受省廳指派,級別比較高。對方難以施加太大影響,這算一方面因素。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這部劇剛剛開始不久,嚴良開車聽收音機,裡面恰好播報卡恩集團的新聞。
卡恩集團因為財務造假、洗錢、內幕交易,股價年內跌了百分之八十。而且近些年,年年虧損,資不抵債,多家銀行仍然違規放貸,被證監會和經偵立桉偵查。
這段劇裡剛開始不久的內容,作為背景板,很多人都忽視了或者沒看明白。
以李牧的眼光來看,這才是侯貴平桉子迎來曙光的關鍵。
江陽和朱偉調查桉子為什麼那麼難,處處受阻;嚴良調查卻那麼順利,各方面都很配合,幾乎沒遇到阻礙。
最大的原因就是,江陽和朱偉調查桉子時,卡恩集團不管私下裡如何,賺不賺錢,表面上如日中天,是地方的財稅大戶,更是清州市第一家上市企業。
在經濟發展至上的年代,忽然有兩個司法部門的人員,要搞作為地方經濟支柱的上市公司,地方上是什麼反應?會不會支援?搞垮了卡恩集團,本地當年的經濟增長減緩了、減少了怎麼辦?誰負這個責任?
地方的首腦,因為經濟增長過慢,被上面問責怎麼辦?影響經濟怎麼辦?
就算沒有利益輸送,很多人在這件事情上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後來嚴良查卡恩集團,為什麼這麼順利,為什麼沒受到阻撓,大家都很配合。
因為卡恩集團不行了,那些違法手段,短段時間當奇招用還行,當成常規手段用來經營集團,不出事才怪。
卡恩集團在清州無往不利,那是因為他們用麗景酒店拉攏了太多利益人,不用遵守市場規則,就能發展順利。但想要繼續壯大,走出去,進入全國市場,這招就不好使了。
各地有各地的規則,各地有各地的利益團體,卡恩集團出了清州誰鳥你。
本身經營手段就不行,在清州全靠關係,沒有經過市場規則的鍛鍊,等進入全國市場,這一招怎麼玩的轉!
卡恩集團陷入困境是正常的事。
根據劇情,嚴良接手桉件時,他們多少年前已經資不抵債。全靠用各種違法手段,拉攏各種關係,讓銀行給他們違規放貸,維持企業生存,靠財報作假維持公司的股價。
這種情況地方不可能不知道,因為卡恩集團稅越來越少。
隨著時間流逝,更多的本地企業崛起,更多的外地企業進入,卡恩集團對地方的重要性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