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德商業銀行將會在今年進入香江,之前楚歡想要讓公司收購大眾國際投資等公司,就是為了給阿爾德商業銀行進入香江市場做一個前站,現在讓徐意收集香江的華資銀行的資料,同樣是如此。
不過這兩條線是分開執行的,雖說今年香江港府會放開對海外銀行的限制,但香江本土依然沒有解禁對銀行牌照申請的禁止,所以楚歡如果想要再在香江擁有一家銀行,那麼就只能是行收購的手段了。
楚歡知道,很多港文寫手,都會將這一目標盯在渣打銀行的身上,但實際情況是,今年的渣打銀行經營還是非常不錯的,想要在這個時候收購渣打銀行,明顯不是什麼合適的機會,只能是尋找一家華資銀行進行收購了。
在香江的開業銀行,大致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總行在香江,也就是在香江本地註冊的銀行。
第二類是總行不在香江,即非當地註冊的銀行在香江設立的分行。
滙豐,恒生這一類的銀行,便是第一類銀行,渣打,第一波士頓銀行等則是歸結第二類銀行。
另外,在商業上,香江的商業銀行又被分為,英資,外資,中資,華資四大類。
香江的英資銀行,主要以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為代表。
英資銀行在香江銀行體系中居於壟斷地位。儘管美、日、歐等國際性大銀行紛紛來港,銀行數遠遠超過英資銀行,但英資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地位並未動搖。
這兩家銀行在香江的分支機構,佔到了將近40%,同時在這兩家銀行的存款更是佔了香江總存款數的一半。
英資銀行在香江全融市場之所以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市場活動的中心。
這是因為:一、資歷深,都有100多年曆史。二、有特權,它們一直受到香江政府的特殊支援,享有發行鈔票、代理政府財政、參與其若干金融決策和管理等中央銀行的特權。三、善管理,兩行不斷創新,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四、信用佳,它們在經營活動中始終把信譽放第一位。這幾個因素,使它們能立於不衰之地。
正是這些原因保證了他們在香江的金融市場賺到了大錢,同樣也在香江歷次的擠提風潮中能夠做到屹立不倒的原因。
而香江的外資銀行,除了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提前進入香江金融市場的那些銀行以外,剩下的都將會是在今年進入香江市場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日資銀行,日資銀行來的雖然晚,但來勢洶洶,而歐美的商業銀行更多的是在金融創新方面居全港金融業領先地位。
中資銀行在香江則擁有近80年的歷史,1917年的時候,華國銀行就已經在香江設立分行了,戰後被老家接管,等到了80年代的時候,這些銀行將會組建中銀集團,統一管理在港澳地區的中資銀行。
這些中資銀行包括:華國銀行香江分行、華國銀行濠江分行、交通銀行、粵省銀行、新華銀行、中南銀行、金城銀行、國華商業銀行、浙省興業銀行、鹽業銀行香江分行、南洋商業銀行,寶生銀行、華僑商業銀行、集友銀行。
同樣是到了80年代的時候,中銀集團將會成為香江僅次於滙豐的第二大銀行集團。
上述的這三類銀行,此時楚歡都不適合進行收購,滙豐銀行不用想,渣打銀行還沒有到時機,外資銀行今年阿爾德商業銀行將會入駐,而楚歡現如今瞄上的實際上也是在這四類銀行中,實力最弱的華資銀行。
華資銀行又被稱為香江的本地銀行,華資銀行的黃金時代是1946年至1964年,當時華資銀行雖資本較小,但分支行數量較多,在香江華人尤其是中下階層和中小企業中,具有相當的影響。
1965年以後,華資銀行經受了重重打擊而走向衰落。
它們中的一些銀行或因競爭力不強,不能抵受銀行危機的襲擊,或因經營管理不善和違法行為而無法獨立經營,相繼倒閉或被收購、兼併或被港府接管。
此時香江的華資銀行還有30家以上,但是等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依然還能夠保持全資獨立的華資銀行,就只剩下2家了!
不是被外資銀行入股收購,就是被港府取消了銀行牌照!
“遠東銀行與萬國寶通銀行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嗎?”楚歡翻看到了遠東銀行的情況之後,向徐意問道。
遠東銀行,香江商人邱得根創辦,他本是盛海人,生於1925年,父親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小商人,不過後面邱得根家道中落,他也做起了雜工,15歲進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廝,後升為司理,21歲時租下大都會電影院,放映國產影片,是一個身無資產的經營者。
五十年代初的時候,邱得根協同妻子一起來到了香江,當時只有幾百塊,先是在朋友開的公司司做幻燈片廣告,並買賣影片,他在盛海經營多年電影院,故想在香江重操舊業。
香江把影院叫作戲院,那時沒電視,去戲院看電影是香江人的主要娛樂方式。
經營戲院自然是在鬧市好,可鬧市的租金貴,邱得根可望而不可及,又借錢無門。
此路不通,邱得根唯有把目光盯到鄉下,他到新界跑了好些地方,最後在荃灣租了一間貨倉做戲院。
邱得根的原則是能省就省,鄉下租金低,鄉下人很少看電影,故可以租舊片來放,舊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筆。
當時荃灣人口僅10萬,除本地居民,還有山寨廠工人,不過也都是從粵省來的農民。邱得根的戲院一開張,果然大受歡迎,時時爆棚。
邱得根一有錢,就到一個鄉鎮設立一間戲院,到1958年,他已獨立擁有14間鄉下戲院,成了新界的戲院大王。
後來黑白院線在新界等地收購獨立院線的時候,還與邱得根發生過一些競爭,不過最終邱得根還是敗下陣來。
在獨立院線上獲得成功的邱得根將目光放到了銀行業上,當時新界還沒有一家銀行,銀行都熱衷做市區有錢人的業務,不屑來新界鄉下地方。
當時邱得根就在想,鄉下人雖窮,人口卻不少,若一戶能存一點錢,不就是一筆可觀的資產嗎?
不過早期邱得根資金不足,未申請到銀行牌照,只能辦錢莊。
就這樣,經過幾年的經營之後,邱得根終於在1960年的時候,改組了錢莊,創辦了遠東銀行。
存款額也位居新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