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風雨的邵義夫在看到報紙上的這篇新聞之後,沉默了一會,繼續吃飯。
吃完早餐之後,邵義夫按照慣例打了一套太極拳,然後洗漱一番,坐上自己的銀色勞斯萊斯,前往邵氏影城。
至於那塊後世皆知的6號車牌,這個時候邵義夫還沒有拍來呢。
即便是從自己的住處到邵氏用不了十分鐘的車程,邵義夫依然拿出了昨天公司遞上來的劇本認真的看了起來。
來到公司,邵義夫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自己的辦公室,而是來到了辦公室旁邊的試片室。
在試片室的最後一排的右角上,有一張舒適柔軟的沙發,沙發旁邊有一個木架子,左角上有一張小桌和一盞檯燈。
邵義夫每天都會在這裡看片,不管是自己公司的還是其他公司的,他都會認真的觀看,同時分析市場的行情,觀眾的喜好。
他每天在這裡的時間,可以說是比在自己的辦公室時間都長。
今天也不例外,不過在今天,這裡多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正是現在邵氏的頭牌導演張徹!
如果說李涵祥是邵氏的開國功臣,那麼張徹就是邵氏的開疆擴土之臣,在張徹之前,邵氏多以女星見長,邵氏更是被人稱為女兒國。
當時還是影評人的張徹以何觀之名,對邵氏的影片大家抨擊,陰柔有餘,陽剛不足。
邵義夫見了文章之後,不僅沒有對張徹大加惱火,反而讓鄒紋懷將其請來公司,進行了長談,其後邵義夫感嘆張徹的才華,於是想要將其收入邵氏,卻不想那個時候張徹已經簽約電懋。
但張徹感嘆邵義夫對自己的重視,遂在一年後與電懋合約到期,便立即轉投邵氏。
拍攝了香江第一部超越百萬票房的電影《獨臂刀》。
邵義夫的眼睛雖然看著大熒幕上的電影,但一心二用的與張徹聊著天。
“我們與李涵祥的談判,已經差不多了,你看我們和他簽約是否妥當?”
對於這個詢問,張徹並不意外,因為兩個月前,邵義夫已經與他說過李涵祥的事情了。
之前已經說過,李涵祥與張徹之間是有矛盾的,而他們的矛盾就是......
李涵祥名震香江的時候,張徹還只是一個無名之輩,當時張徹透過鄒紋懷,向李涵祥提交了一個劇本,邵氏希望李涵祥能夠執導。
但當時正好趕上李涵祥心情不爽,在鄒紋懷的辦公室裡,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張徹的劇本,便直接摔倒了鄒紋懷的書桌上,並且大聲喊道。
“這叫什麼劇本?亂七八糟的!”
當時,張徹就在鄒紋懷的辦公室內,可見這樣的情景對於張徹是何等的打擊了。
心中不忿的張徹轉身便在自己供稿的報紙《新生晚報》開始攻擊李涵祥。
李涵祥也是一個不肯吃虧的主兒,於是也在報紙上撰稿,開始回應張徹的攻擊,結果雙方口誅筆伐,你來我往,互相攻擊,抨擊,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鄒紋懷從中斡旋,調停了這件事情,但這也讓張徹與李涵祥兩人結下了恩怨。
後面的故事,宛如網文中的經典語錄一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李涵祥離開邵氏轉戰臺島,結果大敗而回,而張徹這個時候卻已經憑藉男性陽剛電影坐穩邵氏導演的頭把交椅。
現在邵義夫想要召回李涵祥,自然要詢問張徹的意見了,安撫人心嗎!
“六叔,只要雙方條件接近,我認為沒什麼不妥的!”張徹回答道。
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其他,邵義夫接二連三的找到自己說起李涵祥的時候,張徹便知道邵義夫是真的想要讓李涵祥回來了。
既然這件事情無法阻擋,那就順其自然了。
果然聽到張徹的意見,邵義夫的臉上立即露出笑容,笑道:“不過這件事情還是要再斟酌斟酌,不用著急。”
張徹點頭道:“一切都聽六叔的。”
邵義夫本來還想跟張徹再商量商量新電影的事情,結果在這個時候,方怡華沒有敲門直接走進了試片室。
不用看房門,張徹便知道進來的是方怡華,畢竟在整個邵氏有這個特權的只有她一個人。
“六叔,有件事情可能需要你現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