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開篇明義,說的是天地人之間的關係,可以透過源而近道,最終要做到天人合一。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內外相乘。
這本書不講究修煉之法,卻接近於道,涉及了許多東西,諸如山川形勢,地貌結構,天相變化,陰陽五行,還有天人感應之法。
如果落在別人手中,尤其是普通人手中,這源天書絕對難以入門,因為陰陽五行,天人感應,對於他們而言絕對是玄之又玄,艱澀難懂。
但是對於方羽而言,他是修煉到了天人境界的修士,正是明悟了一些天人之理,才能夠將神通凝結成大陣,而且能夠在外佈置大陣,溝通風與水,可謂早就具備了修煉源術的潛力。
他修煉起來源術,可謂是易如反掌。
目光所過,一切源術都能領悟。
不過這源術到了後邊,又的確顯現出其玄妙強大之處。
源術到了大成,足以驅山趕海,甚至挪移星辰。
這就有些強悍了。
方羽如今的實力可以做到舉手抬山,一動抓湖,不過想要將一大片海洋趕到什麼地方去,或者是利用源術挪移一顆星辰,這他無法做到。
想要挪移星辰,放在永生界至少也得長生秘境的存在。
這些就需要慢慢理會,方羽將源天書繼續往後翻去,看到在這源天書的後邊,多了一些內容,與源天書的正文不同,似乎是後人加上去的。
“守靜不衰,谷以之成,不見其形……”
這不是源天書的本經,而是一種修行之法,方羽可以看出,這是五神之術,是修煉道宮的心法,是養命之秘。
修行者在輪海境界,壽元並未增加多少,但是在踏出彼岸境界之後,到達道宮境界,養出五尊神祗,可以增加壽元,也是修行道力的根本。
這與永生界的天人境有些相似。
修煉到天人境,體內神通凝結大陣,當在體內五臟之中凝結出五行大陣,修士的壽元大大增加,足以活到八百年。
遮天界也是類似,修行到道宮秘境,修煉出五尊神祇,也可以增壽許多年。
究竟是多少年這就不是方羽能夠知道的了。
“這應該是瑤池聖地的殘缺心法。”
方羽注意著這些心法,知道它的來歷。
當年,瑤池聖女乃是源天師張林的紅顏知己,得知其晚年失蹤之後,甚至進入了紫山之中尋找。
這位聖女甚至給了張林一些瑤池的心法,讓他增加壽元。
往事悠悠,又是一段愛恨情仇。
斯人已逝,如今只餘源天書。
“還有這樣的技巧。”
方羽的目光又注意到源天書的一門奇學,這一門絕學可以改變自己,比之修士的易容術不知道高明瞭多少倍,近乎是由內而外的變化。
他運轉這門技巧,直接就變化成了方寒的模樣。
又一動,變化成了一尊太古天龍。
“好像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