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
會試重啟。
經歷了之前的大案,這回無論世家,考生,還是其他什麼,紛紛安穩了下來。
儘管還是在檢查階段篩選出了近二十個不死心的作弊者,但會試總歸還是圓滿開始了。
只不過到了考場之後,有些考生髮現本來坐在自己左右的考友消失不見了。
不用想,這是作弊被抓了。
真應了報紙上那句話,未入仕,先入囚。
常規的髮捲,發紙筆。
上午,一個時辰,考了書,也就是語文。
中午日常恰飯。
下午,兩個時辰,考了史、數,也就是歷史和數學。
一天圓滿結束,到了考生日常的叫難環節。
不少人吐槽啟用的三號卷比原來的一號卷還要難,做的人頭痛。
尤其是數學版塊。
“他奶奶的,到底是誰把雞和兔子關到一起的?!”有考生如此怒吼,引來其他考生紛紛贊同。
“懂不懂什麼叫規範化養殖啊喂!雞和兔子怎麼能混養?”有人聲援。
沒錯。
正是雞兔同籠!
童年時也曾困擾過吳駒的問題,現在被他拿出來禍害別人了。
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數學發展實在不高,後世那些二元一次方程、幾何,函式,微積分對他們來說都太複雜,哪怕是初中的題目,放到現在也能問倒一群人,所以吳駒在出題的時候其實手下留情了……起碼他自己這麼認為。
所以他乾脆從古代算經中取題,除了出自《孫子算經》的雞兔同籠之外。
還有“物不知數”題,問: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老鼠打洞”題:今有垣厚十尺,兩鼠對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問:何日相逢?各穿幾何?
“引葭赴岸”題: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適與岸齊。問水深、葭長各幾何?
在這麼一個算學並不發達的時代,使得一眾考生簡直要發瘋。
下午考完數學的他們,雙目呆滯,頭髮被抓成雞窩,不知道的還以為被彪形大漢蹂躪了。
在得知了數學的出題者主要是吳駒後,他們恨不得仰天悲呼。
嗚呼哀哉,吳卿何薄於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