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策論,絕大部分人腦子都是暈暈乎乎的。
原本還寄希望於在策論多拿大分,彌補前面的失分,現在看來……
想的太美了!
策論的四題型別都不一樣。
第一題是讓考生代入縣令的身份,為解決縣內所在問題出謀劃策,
第二題將是對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辯論展開論述,發表看法。
第三題是討論禮法的共同與不同,解析其衝突
第四題則是“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
策論一科總分150分,這四道題的前三道題每一道35分,後一道題有45分。
這四道題的範圍尚且沒有過大,還沒上升到“國”的層次,想來這樣的題會在會試出現。
縱然如此,也實實在在的難倒了一大片人。
“這真是人做的題目嗎?”有人嘆氣。
前面三個科目還有幾家歡喜幾家愁,到了策論,絕大多數人都是愁眉苦臉的模樣,少數幾個稍微好些的也是眉頭緊蹙。
這一科的困難超越了大家想象。
“還能重新考嗎?”交卷的時候,有人可憐兮兮的看向考官。
考官也很和藹:“傻孩子,大白天怎麼還做起夢來了呢?”
引發哀鳴聲一片。
“好了好了,大家跟我一起去吃飯,調整一下心態,下午雖然都是小分科目,但考的好了也是不小的分數,興許就能進會試呢。”工作人員說。
考生們垂頭喪氣的去吃飯。
這個時候也就只有美食能給予一些慰藉了。
吃完飯,趁著精力充沛,又考了禮法,時長為半個時辰,緊接著是體育,也是半個時辰。
一通考完是下午三點。
體育考完後,考生們大汗淋漓,感受到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疲憊。
考官笑著對他們說:“好了,回家去吧,希望會試的那天還能在這個考場見到你們。”
旋即,便放他們走了。
初試正式結束。
臨走前,考官告訴他們,初試成績大概兩天後會直接寄到家裡,要儲存好准考證。如果透過的話,需要來考場一趟,憑藉初試准考證和成績單換取會試准考證。
書、史、數、策論,每一科分別是150分。
禮法、體育,每一科是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