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云為吳駒斟滿一杯酒:“說實在的,我對吳卿當真是仰慕已久了,一直想要見一面,您的小說,是這個!”
他豎起一根大拇指。
吳駒哈哈大笑:“這世上能得到溫先生這位小說家主事認可的人著實不多啊!”
“哈哈那是,不過我對你確實是服氣,你比我更像小說家!”溫庭雲說。
吳駒摸了摸鼻子,他知道這是大實話。
小說家。
乃是諸子百家中極為特殊的一家。
史學家認為其蓋出於稗官。
稗官者,便是將一些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市井傳聞,也包括奇人異事,轉告於君王。
小說家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情,只是發展至今,已經不像稗官服務於君王,而是自成一派,將這些街談巷語,奇人異事記錄下來,編篡成書。
也因此,小說家的成員遍佈社會各個階層,若說規模那也不小,但從影響力來講,跟其他百家學派相比,小說家真是太式微了,至漢代的時候,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寫到諸子百家,將百家中最為顯赫的數家列為“九流十家”,而小說家正是不入流的那一個。
“過獎了,過獎了。”吳駒謙道。
“不過獎不過獎,我可是《西遊記》、《封神演義》的忠實讀者啊!”溫庭雲笑著,與吳駒乾杯,隨後輕嘆一口氣:“我也寫小說,當然,不是你那種,是小說家的那種,只可惜,可分享者寥寥無幾啊!”
“《庭雲雜記》,我有拜讀過,我很喜歡寫到南楚洞庭之地風土人情的那幾篇。”吳駒笑著說。
溫庭雲頓時愣住了,半晌才有些愣住的說道:“你竟然讀過?
吳駒點點頭:“當然。”
他不僅讀過,而且剛才這句話還並不是恭維,他是真的很喜歡,所有百家書籍中,小說家的書是最不枯燥的,裡面記載的奇聞異事讀起來或搞笑,或詭異,或匪夷所思,或引人發省。
尤其溫庭雲的《庭雲雜記》寫的更是不錯,他的文字簡潔跳脫,但文字形容能力很出色,最短的篇章還不到一百字,讀的時候場景躍然於紙上,彷彿身臨其境,有時竟然給吳駒一種在刷短影片的錯覺。
溫慶雲嘴巴囁嚅著,大抵是沒想到吳駒讀過他的書,而且南楚洞庭是之後的篇章,所以看起來吳駒讀的還不少。
小說家向來被評為小道末流爾,士人之中對它並不關注,當然,溫慶雲身為主事,有一定的地位,願意拜讀他的書的人是不少的,只是吳駒這麼位高權重的卻不多了,況且吳駒的小說水平登峰造極,溫慶雲自詡難忘其項背,但今日卻得到了對方的肯定和稱讚,一時間頗有些感動:
“來,喝一個!”
吳駒端起酒杯碰了一下,隨後一飲而盡。
吳駒吃了一口菜,說道:“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讓大秦書齋幫你出版《庭雲雜記》,相信會有不少的人感興趣的。”
這下溫慶雲更是怔住了:“我……可以嗎?”
“當然可以,《庭雲雜記》記載六國的風土人情和奇聞軼事,可以使人足不出戶方知天下各地的風土面貌,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會喜歡。”吳駒說。
溫慶雲攤手無奈道:“只是看又有什麼用呢,並不叫人重視。”
“溫先生想要得到誰的重視,君王嗎?還是公卿大夫?”吳駒笑道。
溫慶雲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