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呂不韋迴歸,這可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生日之後的第二天一早,子楚就召開了大朝會,文武百官齊聚,將呂不韋此行去三川郡辦的事拿出來議了議。
呂不韋向子楚彙報了各項政令的實施進度和遇到的問題,眾臣一番商議之後,也定下了一個結論。
三川郡已經足夠安定!
據調查,當地百姓對秦國認同感很強,許多已經開始以秦民自居。
這是很正常的。
秦國給他們提供的條件很優越,他們享受著和原秦國子民一樣的待遇。
同時,他們的生活質量也在提升,精鹽、豬肉、布匹,這些原本在函谷關外售價很昂貴的東西,自從他們成為秦民以來價格都下調了。
當然,這些條件主要是吳駒提供的,秦國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政策上的優待等等都是有的,只是吳駒一個人的光芒實在太奪目了。
百姓所求不多,能吃飽穿暖就好,現在雖然距離完全實現還有一段距離,但好歹是可能了,那麼還何必去懷念以前的日子呢?
另外,他們地處邊境,可謂朝秦暮楚,今日可能是魏王的子民,明日就要歸趙王,後日再歸秦王,對國家的認同感較低,同時又飽受戰亂之苦,渴望安定的生活。
而且,三川之戰打完之後,韓魏國內力量空虛,沒等秦國再打上門就主動割地賠款,他們是被韓王和魏王放棄的,而非被攻佔的,民眾當然會對韓魏心存埋怨了。
言歸正傳。
既然三川郡已定,有兩件事便可以提上日程。
第一件事子楚東巡三川,可以開始佈置,不必太過擔心治安問題。
第二件事是攻趙,三川一定,攻趙便可無憂,不必擔心戰爭期間,三川郡藉機反覆的問題。
兩件事情並行,有條不紊的準備著,目前的打算便是子楚東巡三川,體察民情,安撫民心,隨後開啟攻趙之戰!
下朝後,呂不韋又被子楚留下用午膳。
朝堂政務梳理的差不多,他又開始梳理私事,即呂系以及家中、生意上這段時間積壓的事務。
吳駒為老丈人彙報了呂系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當說到邵無害一事時,呂不韋對吳駒的處理方式很認可。
“你做的很對!”呂不韋深吸一口氣,說道:“朝臣之間產生糾紛這種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邵無害屬於外臣,又是我們呂系的人,他向甘家動手,很容易落下話柄,叫咸陽民眾說說也就罷了,怕的是那些出身本土的臣子藉機攻訐。”
吳駒扶額嘆氣:“朝堂上的這些彎彎繞繞是真多啊!”
“沒辦法。”呂不韋攤了攤手,早就習以為常了。
吳駒隨後又講起之後甘羅拜為門客的事,令呂不韋頗為驚訝。
“這倒不失為一件好事,甘羅這孩子很是聰慧,只要沒有半道出意外,將來的仕途會不錯!”呂不韋笑了笑,損了邵無害的面子,但換來一個甘羅,對吳駒來說無疑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
吳駒點點頭表示贊同。
“大王給了甘羅什麼官位?”呂不韋問。
“暫時未定,據說有意安排在治粟內史祁農手下。”吳駒說。
呂不韋點點頭,不再說公事,轉而笑問道:“昨日生日宴辦的這麼紅火,看來我不在咸陽的這段時間,你和凝兒也是頗為恩愛啊。”
未等吳駒說話,呂不韋隨即便問:“你們倆打算何時成婚啊?”
吳駒想要張口,呂不韋又笑吟吟的補充道:“這次你拿歲數問題搪塞我可是不行了,過完這場生日,凝兒已經十八,按照你自己的說法,是成年了。”
吳駒舔了舔嘴唇,一時間無話可說,只得硬著頭皮說道:“明年!明年年底之前一定成婚!”
明年……
呂不韋摸著下巴盤算了一下,覺得這個時間還算滿意,於是這才擺了擺手放吳駒離開了。
之後的幾天裡,煙花的事情越傳越廣,引起了大眾激烈的反響。
煙花之事出自吳駒之手的訊息也已經確定下來,很多人都好奇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是怎樣辦到的,可是吳駒避而不談,久而久之也便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