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一事在咸陽城乃至整個關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對於官府的公文,百姓自然是沒有不信的。
公告發出的第一時間,便有人帶著自己家的豬前往城外的東廠進行處理。
東廠門前,一個養豬的農戶在看到公文後第一時間來到了這裡。
他叫楊德正。
楊德正是與兒子結伴而來的,二人拉著一輛車,車上載著一頭剛滿月的小豬,他們走進了吳家莊地界。
街道繁華而潔淨,人來人往,二人看著街道兩側的樓房,尤其是一些廠上懸掛的牌匾,倍感新鮮。
“爹,這地方真不錯哈。”兒子一邊打量著四周一邊說道。
楊德正沒有說話,他同樣被莊子裡的景象吸引了。
二人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看什麼都覺得很新奇。
在這片土地上,建設是永不停歇的主旋律,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樓房或是公共設施拔地而起。
吳駒為莊子裡設計了排水系統,增加了各種公共措施,做的比咸陽城還要好。
“到了爹。”兒子說道。
父子倆抬起頭,只見面前的大房子上方的牌匾上寫著“大秦家豬飼養與處理中心”的字樣。
“嗯,就是這裡了。”楊德正不識字,但能認出這字形和公文上的長得一樣。
將拉豬的車停在外面,楊德正旋即走了進去。
大廳很敞亮,楊德正思考了一下,走到一個接待員面前:“請問這裡是剿豬的嗎?”
“沒錯。”接待員點點頭:“您要剿豬嗎?”
“嗯。”楊德正點點頭。
“看一下這份單子,同意的話就在上面籤個字。”接待員說。
楊德正接過單子,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子,旋即輕咳兩聲,訕笑道:“不好意思,額不認識字,能不能請您告訴我上面寫的是什麼?”
“行。”接待員拿回單子,這個時代的文化普及水準不高,不認識字實屬常態,接待員都受過這方面的培訓。
他拿起單子,念道:“一,該項業務將會對豬進行處理,須知:這意味著經過處理的豬不再具備生育功能。”
楊德正點點頭。
“二,該技術已非常成熟,在無任何突發情況下,可以保證成功率和存活率高達99%,但我方仍鄭重承諾,若在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後的七天內,如果發生任何因處理手法而導致感染的情況,可進行報告,我方將給予豬治療。”
“三……”
一連五條,楊德正全部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