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用文雋先生的話來說——姜聞就是黑澤明那種型別的導演。為了作品完美,他們會不顧一切的那種。他們一定是好導演,但對投資人太不友好……
反正到最後,當年國內的票房也就那樣,根本回本不了多少。而為了參加威尼斯電影節,《陽光燦爛的日子》根本沒有後期製作的錢,只能夠賣給了德國的某家發行公司,讓他們出錢剪輯製作。因此海外也沒有什麼收入。
但不管怎麼說,姜聞出名了,總會有一些不怕死的投資人。
可緊隨其後的《鬼子來了》,同樣的好口碑,卻引發極大的爭議。最後居然直接五年長假?讓所有的投資人血本無歸。
順便說一句,當時是華宜兄弟和英皇的楊受成共同投資的。作為港圈大佬之一,楊受成還是比較大氣,不怎麼在乎這樣的血本無歸。但當時的華宜兄弟真是肉疼啊!他們還沒有什麼錢造,根本無法容忍這樣的血本無歸。
接著就是五年長假期滿,姜聞重新出山,拍攝了《太陽照樣升起》。不過這回華宜兄弟真的怕了。還是楊受成大佬給力,繼續選擇信任。
應該說,這部影片相當出色,很優秀的魔幻現實主義實驗型藝術片。
就翻譯成大白話吧!導演玩嗨了,觀眾看不懂!
最後的票房可想而知,基本上屬於血撲。
然後就是現在這部《讓子彈飛》。你也別說,楊受成繼續選擇了相信,連劇本都沒看,直接一張支票。當然,更大的可能,看了劇本也沒用,索性就大度一些。知道姜聞的性格,他在片場會瞎基霸亂改啊?
不過話說回來,楊受成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所以就一張支票,錢多錢少也就這些了。萬一超支的話,姜聞你就自找辦法吧!
於是姜聞又拉到了峨眉廠,又利用自己圈子裡的人脈關係,最終組建了那個超豪華陣容。
容光當然知道,後來《讓子彈飛》一躍成為了神片,並且獲得了6.37億的高額票房。但倆人根本不是一個圈子,之前姜聞也沒找過熊孩紙啊?總不見得巴巴的送錢過去吧?
而元泉就道出原因:“不又是胡亂花錢了嗎?肯定已經超支。又不可能再去找楊老闆,所以四處拉投資呢。”
原來如此。應該姜聞的美名在外,所有的投資人都嚇尿了。他就病急亂投醫,找到了元泉這裡。
對於這筆投資,容光倒是無可無不可。於是他就笑道:“泉泉,你都知道超支,為啥還想投資呢?”
“多新鮮。”元泉白了一眼,“那裡面有發哥、葛大爺和姜聞!他們答應,給我安排個重要角色!”
“咳咳咳!”容光沒忍住。
應該承認,只要是姜聞的電影,雖說對投資人很不友好,但對演員的吸引力就足夠大!顯而易見,小泉泉又有了戲癮,希望出演這部電影。
然而……女主演是嘉玲姐吧?你小泉泉是客竄呢?還是跑龍套?再怎麼重要的角色,那也對不上你奧斯卡影后的咖位吧?
“算了算了,你就別去湊熱鬧了。以後給你找幾部大女主。”
“為啥?憑啥你能拍電影?我現在連個像樣的片約都沒有?”
“你我之間還需要計較這個?”
“憑啥不計較?我不服!天天排練話劇,特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