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可以證明了,這個漏風小棉襖絕對就是親生的。不過這樣的宴會,最後總是一群大佬聚在一起閒聊。
最近這幾年,華宜兄弟的日子就沒那麼美好了。隨著其他民營影視公司的崛起,華宜兄弟雖然還是能夠維持住一哥的地位,但已經做不到一家獨大了。
尤其是王氏兄弟並不是做電影的,他們是做生意的。專注程度的不同,再加上與京圈的大院子弟牽扯太深,以後將會一步步的滑向低谷。
比如說幾年前,花姐領著一群藝人跳槽橙天,就給了華宜沉重一擊。
再比如說這次的《集結號》。《投名狀》竟然選擇同檔期?那不是公開的挑釁,公開的看不起嗎?現如今的檔期又不怎麼緊張,完全可以保持默契安排開,又何必同檔期廝殺呢?
不過《投名狀》的投資人同樣是豪華陣容。既有香港的寰亞,又有內地的保利博納?
關於保利博納,以往許多華娛文裡都出現了錯誤,有些讀者朋友似乎產生了誤會。他們要麼認為,保利公司有某某背景,一群衙內吃飽了撐的到影視圈騷包;要麼認為是一群冤大頭,就喜歡在影視行業胡亂投資。
其實這並不正確。保利集團是國有企業,是根紅苗正的央企。而且還是實力最為雄厚的四大國企之一!也許某些國企名氣比較響亮,甚至還進入了世界500強。但說到投資的多元化,說到真正的底蘊,還是要看這四大央企。
比如說保利集團,他們同樣是國際上軍火巨頭之一!咳咳!
因此有這樣的背景,真不在乎什麼華宜兄弟。但同檔期直接較量?這就有些打馮曉剛的臉了。
比如《投名狀》導演陳可昕,他就直接在媒體上說:“……觀眾們怎麼可能喜歡這種戰爭片呢?”
就差說主旋律戰爭片不受歡迎,沒人會喜歡解放軍?
咳咳。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陳可昕的話並沒有什麼惡意。但港臺導演已經被西方思想完全洗腦了。為什麼好萊塢能夠拍《壯志凌雲》,國內就不能拍《集結號》呢?那種軍民之間的深厚感情,他們根本就無法理解。
就好比後來的抗日神劇?港臺和海外觀眾根本就莫名其妙,他們無法理解那種感情。當然,還有花式暴揍小鬼子!
然而在此時,這兩部影片還剛剛上映,結果還沒有分曉。
在公開場合,雙方還是相對比較和諧,說了幾句商業互吹,並且表示了極大信心。但在此時的私人閒聊中,馮曉剛他們就顯得信心不足了。
而且酒多了後,還特麼的借酒消愁愁更愁,一片悲觀氣氛?
要知道,《集結號》是軍旅商業大片的開山怪!這並不是軍旅政宣片,可以讓上百個明星免費出演,要看真正的票房成績的!
既然是開山怪,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更有撲街的可能性。如果口碑票房雙撲街,那就會毀了馮曉剛的一世英名?
觀察著周圍的陰氣沉沉,容光差點兒沒笑噴!有沒有搞錯?有必要這副便秘臉嗎?
所以說,有時候真正的幕後花絮,有時候能夠讓人大跌眼鏡!
我,演技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