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資訊隔閡帶來的問題。
那位英國記者自認為,他對好萊塢為中心的歐美電影圈瞭如指掌,就已經瞭解了全世界。在他的印象裡,東方電影不就是香港的那幾部武打片,還有寶萊塢的歌舞片嗎?對內地電影的瞭解就相當少,更是對封閉時期的那段內地電影史,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可是內地電影真的牛逼過。不僅僅有《少林寺》,還有其他一系列的優秀作品,曾經創造過無數亮眼的記錄。就說那個觀影人次,內地電影可以做到前十清一色的壟斷,前五十也同樣幾乎霸榜。
別看像《泰坦尼克號》那樣的好萊塢電影,他們擁有全世界的觀眾,但照樣連前十都擠不進去。在觀影人數方面,一箇中國就能夠吊打全世界!
然而作為資料帝,那英國記者真的不是在無理取鬧。他引用的資料都是有根有據的,基本上都來自《吉尼斯世界紀錄》。確實做到的有圖有真相。
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所有關於電影記錄的條目,那英國記者都能夠做到滾瓜爛熟,所以他才能成為“電影萬事通”,並且在小圈子裡有很高的權威性。
吉尼斯世界紀錄應該都知道。它的由來就比較有趣。
其實吉尼斯原先是個英國本地的啤酒品牌,現在依然還有這家啤酒廠。歐美國家比較流行酒吧文化。於是一群酒鬼經常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在天馬行空的瞎扯淡。
由於酒鬼的腦回路比較奇怪,他們經常會爭論一些什麼世界上最大、最小、最輕、最重等等問題。老闆煩不勝煩,他索性印刷了一些小冊子,回答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就收集到不少素材。
後來在一次打獵的時候,公司董事休.比佛爵士又和同伴爭論起一個奇怪的問題——歐洲什麼鳥飛得最快?休.比佛爵士靈光一現,《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本書就誕生了,並且立刻成為了全球的暢銷書籍。
一般來說,吉尼斯世界紀錄是公認為全球紀錄的權威機構,在全世界有著很高的信譽度。
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吉尼斯世界紀錄進入中國的時間很早,也同樣收錄了不少來自中國的紀錄。電影方面同樣有“最多觀影人次”的世界紀錄,但就是找不到內地電影的影子?
也許是內地電影懶得去申報吧?MMP!如果咱們去申報,還讓其他人怎麼活呢?
也許還有其他一些什麼原因。反正就是沒有,上面根本就沒有《少林寺》等內地影片?
就說另外一部神片《廬山戀》,要一直到7102年,吉尼斯世界紀錄才給他們頒發了“最多放映場次”的世界紀錄證書。
所以說,那個英國記者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有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撐腰,那英國記者就越來越趾高氣昂。周圍人也開始了起鬨,就等著看章遠會他們的笑話。
可以想象,章遠會他們有多惱火?其他那些“黃鶴小姨子”的橫幅你們不去管,好不容易有條真實內容的,你們卻跳出來挑刺?
nb!這個白皮豬算是哪根蔥?空口白話誰不會說啊?你說是就是嗎?爺爺我就是不鳥你們!怎麼想咋地?
話趕話,就沒有好話。雙方開始了激烈的爭吵,反正雞同鴨講,誰都聽不懂對方的髒話。
憑藉著自己人多勢眾,那英國記者就有些得理不饒人,想要親手扯下那條橫幅。
沒想到章遠會身邊的狗腿子甲乙丙丁……,一見要動手?他們就不困了。三下五除二,頓時把白皮豬暴揍成為了豬頭三,然後一溜煙就桃之夭夭了?
那些狗腿子確實打架經驗豐富。可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隨著當地警察的趕到,章遠會作為打架事件的罪魁禍首,就被扣押到了警察局……
……
容光差點兒沒有笑噴。就為了這點破事,居然在戛納上演了全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