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到現在,這樣的大討論毫無意義。無非就是象牙塔裡的一群學者,他們在尋找存在感罷了。
然而在當年,這群人開始集火王碩的“痞子文學”,還有張宜謀的商業電影。
這就讓人無語了。先不提王碩,張宜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哪裡來的商業電影?明明就是藝術片好伐?把老謀子嚇得直接反跳。就是前文所說的,《有話好好說》的那些破事。
王碩當然很不服氣,他直接在魔都《新民晚報》上發表——《王朔脫離文學界啟事》。勞資不玩了行嗎?誰稀罕和你們文學界混在一起?
這其實就像後來的韓寒,他那句——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同樣是反傳統的作家,對傳統文藝界的某種叛逆。
但到了網路時代,這樣的反傳統大受歡迎,專家教授的神秘光環逐漸被打破。
可在那個時期,王碩立馬“突然死亡”,立刻被全面封殺,所有作品都被無理由的槍斃。注意:連個理由都不給。就是不讓你透過審批。
平心而論,這樣的做法是相當無恥的。這就像是——你閉嘴,讓我們自由的學術討論!
因此到後來,“人文精神大討論”的那些干將,他們基本上保持沉默。因為已經偏離了初衷,完全變成了黨同伐異。這就是人生汙點,很丟臉的啊!
不管怎麼說,傳統文藝界算是勝利了。王碩被直接嚇尿,連滾帶爬的逃美國去了。
順便說一下,在這個時期,國內輿論環境就是如此。之所以某個二貨並沒有被集火,主要還來不及。剛想批判,這小子連美國都噴了。原來就是個逮誰咬誰的憤青?那就沒事了。
再說,容光一直在做地下電影,根本沒去鳥什麼主流?我都不需要你們審批,你們能奈我何?無欲則剛,說的就是那個道理。
言歸正傳,說回到王碩。他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發覺避過了風頭,最後就回到國內。
然而在王碩離開的時候,恰好和馮曉剛一起,準備製作《甲方乙方》。沒想到中途人跑了,馮曉剛也傻眼了,於是只能自己編寫完劇本,獨自完成拍攝。最後影片的編劇,也只剩下馮曉剛的名字。
聽說王碩回國,馮曉剛就取了5萬塊,到王碩家登門拜訪,想要作為《甲方乙方》的片酬。沒想到王碩一下子火冒三丈,就這5萬塊,你是打發叫花子嗎?他就把馮曉剛直接轟出家門,並且還放出話:“再也不和馮曉剛合作!”
這裡並非是王碩貪財,而是感覺受到侮辱——勞資無非走了一段時間,你們就敢不承認?我還是不是京圈的話事人?
關於這件事,說不上誰對誰錯。
在《甲方乙方》中,馮曉剛又沒賺到多少。給個5萬塊,其實也差不多。但這是對普通編劇。王碩還自認為自己是京圈話事人呢。
另外出國回國,京圈就變得物是人非,王碩確實有點落魄。他甚至住進了徐婧蕾贈送的別墅,並且從此以後,對徐婧蕾的男女交往眼開眼閉。還公開自嘲,這就叫軟飯硬吃!
……
絨絨剛飽餐一頓,她正心滿意足,趴在容光的懷裡在醒奶。
容光吃瓜吃的也挺滿意,沒想到京圈又出了那麼多的破事。
元泉說的眉飛色舞,突然問道:“大少爺,現如今碩爺就擱哪兒了。你就沒想過,你在京圈另立一個山頭?”
“啊?”容光大吃一驚,讓懷裡的絨絨很不滿,對著容光連踢了好幾腳。容光連忙抱抱自己閨女,“泉泉,你沒發癔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