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沒事吧?剛才我的話可能過分了些。”剛離開導演席,徐錚又恢復到平常模樣。
“沒事沒事。”容光清醒過來,他肯定不會責怪。
“那就好。”
“光子,你確實要磨練演技。有時間的話,可以系統學習一下。”王志聞語重心長的說道。
徐婧蕾同樣點點頭:“你看吧!還是藝術片對演技的要求最高。”
周訊不甘落後,她連忙補刀:“你們發現沒?咱們的大導演演技最差勁!小跟班,你可別拖我們的後腿!”
此處有笑聲,容光一口老血。他惱羞成怒:“中午吃飯休息一小時。下午還有三組鏡頭!”
……
在容光之前的那幾個劇組,《加一個長鏡頭》要求最低,幾乎都是拿錢打工的心態。《閃電追擊》就是學校課堂,雖然有著師生情、同學情,但基本都是圍繞著容光在轉。
《寄生蟲》就是服從。服從導演奧利弗.斯通的指揮。《二郎神之桃山風雲》最像正常劇組。關係不遠不近,一切都圍繞著工作。
然而到了這部《火花》,就幾乎變成了共同創作。不僅僅那幾位主演,包括德雲社的那幾位,還有劇組其他工作人員,只要有好的想法,就會主動建議。不斷的思維碰撞,不斷有新的點子。
容光同樣很喜歡這樣的氣氛。反正不趕檔期,也不在乎成本,只要有什麼新奇的想法,他就會試拍幾組鏡頭。
如此一來,原先的拍攝計劃肯定會一片混亂,拍攝週期也會大大拖延。但每組鏡頭的質量,肉眼可見的大幅增長。
就是很遺憾,徐錚的戲份實在太少,在五天之內,他就已經殺青。
在告別這位臨時導演的時候,容光依然有些依依不捨:“錚哥,謝謝!你的戲太少了。”
“呵呵,不客氣。現在有好的劇本就不錯了。我這人不挑食。”
“咱們兄弟私下說一句。你的形象,需要在35歲以後才會出頭。”
“唉!”徐錚苦笑嘆氣。他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年輕時期的徐錚太過粉嫩。而且還不是小鮮肉的粉嫩,屬於那種娃娃臉的粉嫩。除非那些搞笑戲說角色,像豬八戒、李衛等等,否則一定要到成熟以後,才會有都市精英的外形。
另外就是港圈、京圈的獨大,滬圈的徹底沒落,對滬圈出身演員很不友好。拿不到什麼好資源,就算演技再好,同樣很難出頭!
到最後,新生代的三大名導,居然有兩位是上戲出身?還都特麼的是表演系?全都是被逼無奈啊!既然你們不給資源,那就我們自己來導演吧!
就說另一位陳思誠!他96年考入上戲表演系,指導教師為李學通教授。後來因為打架開除,李學通教授極為可惜,賣掉自己的老面子,竭力推薦陳思誠再考入中戲?
如果不是渾身天賦,李學通教授可能那麼去做嗎?可就是因為陳思誠是半個滬圈人,一直半紅不紫,怎麼樣努力,都進不了一線。到最後,逼得他只能攤牌——勞資就當導演去吧!
“錚哥,實在不行,你可以考慮一下,你自己當導演?”容光笑著建議。
“我可以嗎?”徐錚有些驚訝,同樣有些心動。
“肯定能行,別小瞧你自己。”
“呵呵。謝了,光子!”
容光並不想去拔苗助長,他儘量不去影響別人的成功軌跡。當然,如果以後有機會合作的話,容光就會順手助推一把。
這其中並沒有經濟方面的考慮。否則的話,熊孩紙工作室早就開始到處集郵。
之所以會這麼考慮,唯一的原因——中國的好導演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