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容光若有所悟。
應該說,本土喜劇的方向並沒有錯,砸開一條縫也有了效果。這就證明,自己確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王志聞突然問道:“光子,好像這次《沒完沒了》的票房低了些。請了個香港明星,沒多大作用,是伐?”
連續三年的賀歲片,《甲方乙方》票房3600萬,《不見不散》票房4300萬,這次的《沒完沒了》只有3700萬。而且還邀請了香港女明星吳倩簾。確實好像低了些。
容光微笑道:“馮導也是沒辦法。內地市場不好,他想要開啟港臺市場。”
其實《沒完沒了》還算好的,吳倩簾的戲份並不重要,無非就是花瓶。像後來的《大腕》,不僅邀請了好萊塢明星,海外票房依然約等於零。並且全國一片大罵聲,鬧的馮曉剛差點兒吐血。尤其比較原先的賀歲片系列,《大腕》確實屬於爛片。
這找誰說理去呢?容光還是比較理解馮曉剛,內地就是這個破狀況,馮曉剛無非就是苦苦掙扎,想要闖出一條新路,最後失敗了而已。
“誒,都說市場很差,到底差到啥程度?”徐錚好奇詢問。
容光搖搖頭,嘆道:“唉!在90年,內地有18000家電影院。如果加上有放映功能的禮堂,全國足足有30000家。到了兩年前的97、98年,只剩下3000家。到了去年,只有1800家。而且全國前30位的電影院,貢獻30%的總票房。你們說說看,還有啥票房?”
確實如此,就在這時期,國內電影行業真正跌落到了谷底。
當聽到這樣的真實資料,王志聞和徐錚都不再淡定了:“這哪能辦?以後真的沒電影拍了嗎?光子,香港那邊怎麼樣?”
“香港同樣哭伐出來!”容光搖搖頭,“王京導演曉得伐?他現在啥電影都拍,連三級片、爛片都拍。就是為了開工,起碼讓劇組的小工龍套有飯吃。”
在這方面,容光對王京這些導演還是比較佩服的。港圈確實很抱團,為了拯救香港電影,他們起碼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當然,後來這種抱團就有些變質,變成欺壓內地?而且越來越肆無忌憚。那就相當過分了。
這樣的話題,讓人心情沉重。容光突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周訊已經悄悄的坐在他們身旁。
“喂,賣掛曆的,我們說話你能聽懂嗎?”
周訊給了個白眼:“小跟班,你們在說江湖黑話。早晚都被警察抓進去!哼!”
“呵呵。”響起一片笑聲。
周訊得意的晃晃腦袋:“不就是魔都話嗎?我可是浙省人,你說我能聽得懂嗎?”
笑聲中,徐婧蕾同樣走了進來:“你們在說些什麼好玩的東西?”
“他們在討論國內票房呢。”周訊笑著回答。
目前“四大花旦”的稱呼還不存在,女演員之間還比較和諧。
等到以後,四大花旦兩冰一天仙,只要王見王,她們就會直接對掐。對於這些頂咖女演員,連個表面的塑膠姐妹情都幾乎不存在!
而且現在的片酬也比較低,代言商演同樣沒幾個錢。利益方面的爭奪還不激烈。
只要再過三、四年,片酬……稍稍漲了一點吧!但代言商演?轉一圈,唱幾首歌,就能拿到百來萬,也不知道哪裡會有那麼多的土豪?到了那個時候,才會真正的刺刀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