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陸寧來這個大明以後,歷史的程序多有變化。
比如這個馬三保,就不會再去參加靖難之役,被封為漳州鎮守太監的時候,更已經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了。
在他出發的時候,許多人都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讓送一個乳臭未乾的太監帶兵,這不說著玩嗎?
不但是那些戰功赫赫的老將這麼想,就連跟隨他出徵的一些副手也這麼想。
特別是他的副將陳峰,更是瞧不起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太監,背地裡管他叫無根將軍。
三保偶爾聽著那麼幾句,卻一臉平靜,充耳不聞,兩隻小拳頭攥得緊繃繃的。
這時候,他站在漳州的沿海海岸上,看著臨時抽調過來的十艘中等艦船,命令手下的十個管帶,說道。
“傳我的命令,馬上登船!”
眾人看這個船,也就比普通船大那麼一點而已,每一個船能坐五十名士兵,好不錯了。
而且淡水和食品什麼的並不充足,船上也只有簡單的桅杆和船帆,大多數時間都要靠人力划行。
陳峰非常質疑的說。
“馬公公,咱們準備的還不充分,就靠這五百多人,還有這種撿漏的極點的破船,就能滅得了倭寇,您不是說著玩嗎?”
馬三保冷笑一聲,說道。
“咱家說,登船!陳將軍執行命令!”
這時候正和他親兵,拿著鋼刀來到了陳峰的跟前,目光冰冷的看著他。
“陳管帶,你還能不能領你手下的兵?用不用咱家換人?”
按著軍法,如果發現有的將軍不執行命令,需要換人的話,那麼第一要做的就是把不聽話的咔嚓了!
陳峰縱然有一肚子牢騷,也不敢再和馬三保拉硬,只指揮手下的五十名士兵。
“執行命令,登船!”
馬三保是雲南人,平時在滇池上乘船訓練,也是一個熟知水性,熟知兵法的人。
到了船上以後一點也不覺得頭暈,而且雖然他是這五百號人的頭,但也沒有什麼優待。
他的手裡拿著一把彎刀,跨立站在船上,手裡拿著一隻單筒望遠鏡,這是陸寧簽到得來,轉送給他的。
“根據可靠情報,大內九郎居住在離二百一十里的白水島上,在他前面有五重關,分別是一粟嶼、白沙嶼、螺旋水和頭門島。”
說著他拿起了陸寧賜給他的海圖,這可是用現代衛星技術繪製出來的。
不但用分層設色法標識著海域的深淺,島嶼的多寡,還有明確的經緯線,甚至標繪出了某地可能遇到的暗礁。
甚至陸寧的圖上作業也相當的精準,用紅藍筆在上面標出了大內五郎的駐軍地點,以及分部兵力。
用這張海圖打仗,只要不是聾子瞎子傻子,想輸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