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遠房的一個表侄。人家可是讀書人,早就成家了,你們別瞎叫。”
陸寧笑了笑,自然也沒有解釋什麼,反而非常享受這民風淳樸的環境。
不一會兒,到了城中的一棵老槐樹下,突然發現一箇中年婦女領著一個半大少年正在向遠處望。
等看到老王車上在這的酒肉以及後生的時候,就眉開眼笑,旁敲側擊的問陸寧家鄉父母,以及都有什麼人等等。
陸寧也直言相告,自己已經有家室了,去考秀才沒考中,想在大王莊教書。
自己也非常客氣的叫他王大娘。
這位王大娘聽說是個讀書人,也非常高興,就把自己的兒子根娃子叫到跟前。
“陸先生不嫌棄就在這住下,我家裡有三個兒女,大女兒出閣了,家裡只剩小丫頭和根娃子兩個,他們都想讀書,就麻煩陸先生。”
聽說陸先生點石成金,幫著他們一家把那些平平無奇的雞蛋賣出了二十倍的價格。
王大娘更加歡喜,讚歎說道。
“還是讀書人有學問,我們鄉下人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出來,老王,做人要講誠信,你把王先生該得的錢給他吧。”
老王倒也相當的講究,那兩筐的雞蛋,大概有一百五十多個,賣了十五吊錢,約合白銀十五兩,這相當於大明普通百姓三年多的收入。
他就建議把整張錢票兌換了,大家對半分。
陸寧趕緊拒絕,說道。
“王伯,咱們講好的。你只要給我一千五百文錢就行了。”
王大娘倒也是個厚道的人,馬上就說。
“陸先生,我也不瞞你說,這兩籃雞蛋大概是一百三十斤左右,如果這麼賣,最多也就賣六百五十文錢,都是經過你的巧手,才賣了將近二十倍的價值,我們跟你對半分,都覺得虧了你,你就拿著吧。”
雙方推辭來推辭去,陸寧想了半天說。
“王伯,王大娘,要不咱們合夥做買賣吧,你看誰家有雞蛋咱們都收一些,然後在雞蛋下方打個孔,把裡面的蛋清蛋黃放出來,蒸雞蛋糕賣,蛋殼我用來畫彩蛋,獲得的利潤咱們平分行不行?”
老王欣然同意,說道。
“有這十五兩銀子都可以去城裡租一個院子,專門做這個買賣了。”
小蓉在旁邊也說:“是呀,陸大哥,你還說要教俺做蛋糕呢,俺聽了你說的那蛋糕的事情,都有點饞了。”
根娃子有些失望了:“俺想識字,不想做買賣。”
陸寧想了想,說道。
“要麼咱們在村裡買個大院套,專門有個地方做蛋糕,有個地方畫彩蛋,再找個空閒地方,開私塾教學好不好?”
他這番出來,原本打算就是到民間探訪民間疾苦,另外就是再度創業,展現自己的能力。
如果貿然的搬進城裡,過早的接觸上官面的人物反而不好。
因此他決定在村裡居住,看看大明朝還有什麼其他的隱患,這也是他對大明王朝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