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那我們就等著好了,到時候老弟可千萬要多上點心,咱們把常州府的幾個縣全都修成柏油路,需要什麼就說,我會給你最大的支援。”
陸寧對著劉昌祿又是一番交代,然後告訴他說施工隊的事讓他去尋找,具體的技術問題自己會培訓的。
和陸寧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劉昌祿對這些簡直是駕輕就熟,一點壓力都沒有。
“老弟只管放心,這點事就包在我的身上了,我現在就等你的瀝青來鋪這個柏油路了。”
寧王朱權也是一個辦事效率極高的人,自從接到朝廷的廷寄之後,馬上就命人開採延川石液。
很快,第一批延川石液就浩浩蕩蕩的運到了應天府,足有二十大車之多。
而且後面還有不斷開採和不斷提供的,雖然並不清楚朝廷要這些東西幹什麼用,但是朱權知道這是一個討好父皇的絕佳機會。
所謂燕王善斷,寧王善謀,這位寧王殿下可不甘心只做一個九邊塞王,只要有機會,他就要討好朱元璋的。
畢竟他也看得出來,大哥朱標身體一向不太好,萬一駕薨在父皇前面,那接下來這皇位的歸屬就有個說法了。
朱元璋卻並沒有想這麼多,送過來的延川石液,由戶部驗收之後,又馬上派了一家比較有名的鏢局送往長寧縣。
這也是朱元璋心思細膩之處,如果直接由戶部運送這些東西的話,那肯定陸寧會對自己身份有所懷疑。
而換成鏢局去運輸,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從朱元璋走後也不過一個多月,第一批延川石液就已經運抵長寧縣。
陸寧不由的感嘆,自己這位伯父可真是個神人,在上面的關係肯定不淺,不然也不會有這麼高的辦事效率。
於是,他馬上就開始了提煉瀝青,他讓福伯找了幾個能幹的小夥子,把提煉瀝青的技術教給他們。
事情辦的相當順利,短短几天的功夫,第一批瀝青就已經提煉出來了,而施工的事提上了日程。
陸寧還是非常貼心的,不僅告知了施工的注意事項和操作步驟,還專門為常州府的路線規劃畫了設計圖。
這一下子,可是把個劉昌祿給高興壞了,陸寧這種服務到家的態度,讓他這個知府大人不知道省了多少心。
不久之後,常州府治所的附近已經有幾條柏油路修好了。
劉昌祿帶著下屬的一眾佐貳官前往檢視,大家劍道著柏油馬路平整通暢,承重力又強,清早起來又非常方便。
所有官員全都嘖嘖讚歎,他們都對劉昌祿說,一定要想辦法給陸寧請功,這種功勞可是什麼都比不了的。
那時候還沒有標語,不然的話就得貼上,要想富多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