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靳乙毫也將自己殺人的全過程,如實說了出來……
……
心理障礙,沒有人把它當成疾病看待,但它卻像疾病一樣,伴隨著人的成長。
沒有人天生就有心理障礙,更多的是因為家庭、社會原因以及不正常的心理誘導而產生的,而且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隨著自己不能正確認識,加之不正常誘導的持續,最終演變成一種心理疾病。
靳乙毫三歲的時候,父母離異,跟著姥姥和姥爺一起生活,相對封建的老年人,相對落後的生理教育,讓他對生理知識一直處於一個懵懂的階段。
隨著他年齡的成長、輟學,過早地步入社會,讓他接受到了來自不同的錯誤知識。
而他戀足的心理障礙,是從看見鄰居院子裡晾著一條絲襪開始的……
靳乙毫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對腳、襪子、高跟鞋出現病態的迷戀,他只知道,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他的行為越來越瘋狂,最後口腔也出現了真菌感染。
一天中午,靳乙毫來投奔舅舅了,美其名曰是準備跟著舅舅工作,但就是想在舅舅這裡要點錢。
當時舅舅已經跟著施工隊,在景安市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綠化翻新的工作,靳乙毫無所事事,也跟著舅舅來到了學校裡。
舅舅工作的時候,他就坐在學校的某個路邊,注視著來往女學生的腳。
有一次和舅舅喝酒,無意間聽舅舅說學校裡有校.雞的事情,靳乙毫隱晦地說自己也想找一個。
舅舅打趣道:“那我幫你聯絡一個。”
與此同時,姜晴曦也在因為畢業了,沒有生意而發愁。
就這樣,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兩條毫無關聯的世界線,在此交匯。
殊不知,這一次交匯,改變了兩個人的生命。
靳乙毫沒有錢去賓館,兩人就約到了樹林裡。
長期的心理障礙,已經讓他有了嚴重的性.功能障礙。
夜晚,樹林裡,靳乙毫一直在咬姜晴曦的腳,並在姜晴曦的身上留下了手指抓撓的痤瘡。
姜晴曦吃痛,讓他趕緊進入正題,卻發現靳乙毫已經結束了。
姜晴曦很是無奈,催促他趕緊給錢,話裡話外不免有一些嘲諷他的意味。
這是靳乙毫內心深處的自卑,也是他的傷疤。
就這樣,靳乙毫隨手拿起了一根樹枝,激情殺人。
殺人之後,靳乙毫第一時間找到了舅舅戴振軍,將整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戴振軍很是慌張,但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戴振軍一方面幫助靳乙毫逃跑,一方面親自帶著施工隊,破壞了案發現場外圍的樹林,並且主動報警……
隨著牙膜的比對成功,以及靳乙毫的認罪服法,這起殺人案宣佈告破。
等待靳乙毫和戴振軍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雖然案件已經告破,但眾人的臉上卻沒有輕鬆的神情。
身為刑警,偵破案件不是最終的目的,分析殺人動機,挖掘案件背後的人性,才是他們要做的。
類似的案件不會永遠出現,但卻一定會再次出現,預防犯罪,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結案報告的釋出,景安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預防青少年犯罪,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撰稿人是唐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