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似乎比往年要難得多,如今已有不少人摔下來了,你說他能上到第幾階?”身邊,一個商國高品問道。
郭望舒看著天梯上的身影,說道:“他最少也能上到四十階!”
……
李長歌走到第三十階時,發現這一層加上自己也僅有三個人。
而且恰好是一個周國人,一個夏國人和一個商國人。
能來到這裡,證明這兩個人也是天驕。
但此時那周國人和夏國人都是黑著臉,皺著眉,不知為什麼題而苦惱。
便在這時,虛空蠕動,一個老人從面前浮現。
這個老人和在二十階上見過的老人不同,身體依舊虛幻。
“半個時辰內,背完這本書。”老人手中拿著一本書,緩緩翻開。
背書?李長歌向書上看去,只見上面寫著:古聖有云,凡質不化,了道無期,功行不圓,證果無日,躐等而進,適證岐迷,不圓而證,下品小果。學者凜此慈示,須預煉得法身堅固,則有受煅之基,此基不立,未可與言上則也。上則所事,純是化功,而步步起自色身,是乃寓虛於實、即實致虛之作用……
這是一本李長歌從未見過的書,字句晦澀難懂,每一頁上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李長歌迅速記憶了起來,每記一頁便示意老者翻頁,一邊背誦一邊心想如果是普通人,想要背誦這麼長的一本書簡直不要太難了,但是小說家就不同了,小說家記憶力遠遠超過普通人,按理來說是很容易背下的……
但那兩個人怎麼會卡在這裡?
就在他心裡閃過這個念頭時,耳邊卻傳來了其他的聲音。
“賣饅頭了,賣饅頭了!十文錢四個饅頭!”
“李長歌,走,去怡紅院喝花酒去。”
“李家哥哥,和我成親吧!”
這些聲音就像有人在耳邊輕喚,干擾心神。
李長歌心中微動,原來如此,這一關會出現一些聲音干擾自己背書。
他固守心神,把注意力全放在背書上面。
過了一會兒,耳邊的聲音又產生了變化。
“李長歌,你害我身敗名裂,粉身碎骨,我霍連城死也不會放過你的!”
“李長歌,我要殺了你!”
“要十斤精肉,切做細細的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頭。”
“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見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
“再要十斤寸金軟骨,也要細細地剁做臊子,不要見些肉在上面!”
……
良心作者注:“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朝李賀的詩《金銅仙人辭漢歌》。原詩是: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自出毛爺爺的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自然是引用的。至於“月如無恨月長圓”是石延年對的,石延年是北宋的文學家。當時以李賀的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石延年對出“月如無恨月長圓”。所有人都認為對得最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