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頭,李長歌繼續往前排隊。
“李兄!”人群中幾個二品小說家發現李長歌,朝他揮手問候,經他們一喊,更多的人發現了李長歌,簇擁而至。
“他就是那個寫出‘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李長歌?”
“沒錯,就是他了!”
“李清平,你好!”
“他在我們江州府參加考試?完了,又有一個四品的名額沒了。”
迎著打招呼的學子們,李長歌臉色怪異,李清平?那是什麼鬼?
有個當日在縛龍文會見過的學子鑽了過來,笑道:“李兄,當日你作清平調,如今已經傳遍江州府,別人都叫你李清平呢!”
“李兄,那日多謝你作文鎮壓偽龍,你一定要奪得解元,好教周國之人知道你之才。”
“別耽誤了時間,我們讓李長歌先走。”
李長歌笑著不斷回應致謝,到了貢院門口,差役也帶著些許的尊敬,簡單的為他搜過身後,便讓他帶著書箱進去。
走在號街上,排著隊去領取號牌,李長歌看到了幾個熟人,除了邱承重外,霍安外,還有當日參加文會的幾個人,像韓巨等承諾了不參加秋闈的便沒有來。
邱承重抬起頭正好看到李長歌,兩人的視線交錯在一起,片刻後,李長歌便錯開了視線,領了號牌,找了自己的號房。
邱承重微微冷笑,心中暗道:“這一次秋闈我已是十拿九穩的了,李長歌,秋闈過後,我必定逼你自破丹田!”
李長歌進入號房,先將書箱中的筆墨紙硯都取出來放到桌子上,再往硯上倒了些水,慢慢磨著墨,整理著散亂的思緒。
秋闈又叫鄉試,不同於院試,秋闈共考三場,每場考三天,每考一場便能離開考場,回家一日。
這對學子而言不僅是腦力消耗的挑戰,對於體力也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經常有學子在考試中體力不支,而被送出考場,導致考試失敗。
李長歌深深吸了一口氣,再次堅定了文心:“我一定能行的,絕對能考得上四品!”
吐出一口濁氣,他目中的光芒已經變得無比堅定,文心煜煜發光。
十點時,髮捲官乘著牛車自號街經過,給每個號房分發試卷。
李長歌從號房的視窗接過了一疊試卷,粗略的一數,三十頁考卷,三十頁草稿紙。
他拿起考卷到燭光下一看,發現考的是填寫經典小說段落。
看向第一題: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庶人、工、商、皂、隸、牧、圉皆有親眼暱,以相輔佐也。
中間則是空著一大段。
李長歌早就背熟了這個世界的經典小說,瞬間就知道這一段出自《師曠》中的論衛人逐君,當即拿筆蘸好墨水,在中間寫道:使師保之,勿使過度。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