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得有些國家的使臣,在大明一住就是年吧,吃和住不要錢啊?
“那不知我們一行三千一百人,住十天的話,一共要花多少銀子?”李詹道。
這官員一聽,倒抽了一口涼氣,真是慶幸外國使節來訪,若非正式的國事訪問,所有人在大明的消費都要自己買單。
聽說這是四殿下交代下來的。
不得不說,四殿下真是個時時處處都把大明和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
“這要算,況且,你們三千一百人,鴻臚寺也難住得下啊。”官員心裡罵著娘,臉上還不得不掛著職業性的笑容,要體現出上邦大國的雍容。
到了傍晚,李禔這邊讓人幫他將要上給皇上的表遞給鴻臚寺卿景清,再一次和以往不一樣的是,景清居然沒有為他設宴。
李禔等了好久,沒有等到景清宴請他的訊息,只好帶了隨從,和李詹他們一起出了鴻臚寺的大門,在街上逛一逛。
滿大街都是騎著腳踏車的青年,好像沒有腳踏車,就不是權貴子弟一樣。李禔看到三五成群,騎著腳踏車穿過街市的人,心裡說不羨慕都是騙人的。
李禔等人在同福酒樓要了一個雅間,選單被遞上來,上面有很多李禔聽都沒有聽說過的菜品。
想當年,他在應天府也待過一段不短的時間,李禔對應天府還是很熟悉,他可以篤定,這些菜品都是新加上的,問道,“紅燒辣子雞,這是什麼菜?”
“客官,您是從外地來的吧?這辣子是我們應天府的特產,整個大明,不管是哪裡的辣子,都是從我們應天府傳過去的。您要不,嚐個鮮兒?“
如今流行,紅薯是北京的特產,整個大明,不管哪裡的紅薯,都是從北京傳過去的。
應天府也不服輸,就出了辣子這個特產。
李禔等人不知道辣子是什麼,要了辣子雞,水煮肉片,水煮魚片,麻婆豆腐,凡是加了辣椒的菜,都要了一盤,再要了一盆粉蒸紅薯,他們要好好嘗一嘗大明新發現的食材。
不一會兒,菜上來了,整個雅間都瀰漫著濃郁的辣味兒,這是李禔等人從未品嚐過的味道,一時間,鼻子受了刺激,忍不住打起了噴嚏。
“這,這是辣椒?”李禔指著菜裡紅彤彤的,不曾見過的食材,問道。
“正是,客官,您慢慢品嚐,要是好吃,以後多過來吃。”店小二彎腰賠笑,非常殷勤,“這幾樣菜,都是從宮裡傳出來的做法,聽說是咱們四殿下發明的,好吃得不得了!”
李禔左手捏了衣袖,右手捏著快子,加了一快子辣椒正要吃,店小二攔住了,笑道,“客官,您第一次吃辣子,還是別直接吃,怕辣得受不了,您先嚐一下雞塊。”
李禔忙放下了辣子,夾起了一塊雞肉,放到嘴裡,一股很奇特的辣味頓時瀰漫口腔,刺激得他口水直流,連忙大嚼了幾口雞肉,滑膩的肉質,微辣的味道,在這寒冷的天氣裡,他渾身的細胞似乎都跟著味蕾甦醒,簡直是從未吃過的美味。
李禔連吃了好幾口辣子雞,讚不絕口。
店小二見此,也放心了,笑著道,“客官們慢慢吃,有什麼需要,就傳小的們來伺候。”
每一次有客人第一次品嚐辣子,店小二們都要指點一番,這源於曾經有個客人,迫不及待就直接吃了一口辣子,辣得蹦起來,不小心把後面一桌的火鍋給撞翻在地了。
空氣裡瀰漫著一股含著辣味的味道,從門縫裡鑽進來,鑽入人的鼻端,讓人忍不住想流口水。
“來,喝,喝,喝!”
外面有人大聲吆喝著喝酒,李禔也覺得這樣的菜,要是不用來下酒,簡直是浪費啊,他也讓李詹出去讓店小二上酒。
李詹回來的時候,低聲對李禔道,“王世子殿下,臣遇到了日本的世阿彌大人,對臣十分友好。臣趁機提了對馬島宗貞茂俘虜我國人不歸還的事,世阿彌大人居然說一定將這件事上報足利將軍,必然會歸還所有的朝鮮人。”
李禔也很震驚,為這件事,他父親李芳遠已經自建文三年開始,四次派人前往日本,要求對馬島歸還被倭寇俘虜的朝鮮人,卻一直沒有任何進展。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禔暫時也不知道日本這又是怎麼回事,他問道,“可還有別的事?”
正在這時,店小二進來送酒了,李詹便將暫時要說的話嚥下去,等店小二走了,他才低聲道,“世阿彌大人說要拜訪王世子殿下,一起商談要事。”
“有什麼要事?”李禔不覺得,除了這件事,朝鮮國與日本國能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了?
這其中必然有自己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