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銃的射程很短,精度也很低,但開火的時候產生的煙霧、火和巨大響聲還是有一定的威懾作用。
不過,這些對眼下的燕軍來說,南軍的火銃簡直就成了笑話。
朱高燨之所以會產生打造一把手槍的念頭,也是因為他爹太生猛了,打仗的時候,次次都身先士卒,要不是命大,真是不知道都死了多少次了。
手槍和大炮還是有點區別的,手槍的零部件太精密了,這個時代,想弄一把卡尺,有點難度,主要是精度不好把握。
甚至有些精密零件,太小,精度需要用千分尺來測量。
朱高燨有一把木製的尺子,刻度是他自己畫上去,是他習慣用的毫米、厘米為單位,畢竟,前世用了三十多年了,已經習慣了。
而他做這把尺子,用的還是目測刻度,累及的誤差肯定不是一星半點。
但,有什麼辦法呢?跟著他爹上了戰場之後,朱高燨便意識到,做一把手槍,給他爹防身,已經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了。
朱高燨習慣先將圖紙畫出來,三檢視和剖檢視,他也不怕圖紙落到了有心人的手裡,光做出結構沒什麼用,選材和精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把控的。
朱高燨拿出木尺開始的時候,他居然看到木尺上居然有兩行刻度,其中一行是他用墨塗的黑色,而另外一行竟然是紅色,非常精準。
朱高燨怔愣了一會兒,腦子裡蹦出了“火眼金睛”四個字,難道說,這就是系統賦予他的超能力?
朱高燨驚喜得無以復加,一顆心雀躍不已,若是有了這“火眼金睛”,他做事就太方便了。
朱高燨正要重新拿刀子做刻度,但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既然他能夠看出木尺上的刻度,能不能用這雙眼睛直接丈量出他畫的線條尺寸呢?
朱高燨開始畫起圖來,雖然刻度還是落在木尺上,但不妨礙他畫圖了,一張圖很快畫就,他將子件的圖紙也畫出來了。
地下兵工廠依舊紅紅火火,朱棣正在命這些人鑄造大炮的零部件。
今日一早,永平守將趙彝、郭亮以城來投,與此同時,遵化指揮蔣玉遣人來報,駐守在大寧的南軍已經出了松亭關,駐紮在沙河,準備攻打遵化。
而與此同時,遠在應天府的朱允炆也著急了,已經派耿炳文率領了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北邊殺了過來。
眼下,對於朱棣來說,最要緊的就是多造幾門大炮出來。
看到朱高燨拿著圖紙來,有人和他打招呼,“四王子,再指點我們一下唄!”
“你們在做什麼?”朱高燨扒拉了一下桌上的零件,“咦,這不是火銃嗎?哪裡弄來的?”
朱能走了過來,“這是好不容易從兵部弄來的火銃圖紙,只不過,拓印的時候出了點差錯,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