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也坐在宋奶奶旁邊,“晚上出去吃吧,而且羽絨被這個藉口我不信,是不是大伯,四叔和五叔跟您說什麼了,您一天不對勁兒!”
宋枝枝直球打過去,和宋奶奶對視片刻,宋奶奶無奈撥出一口氣,嗤笑了一聲,“你真是什麼都知道,小機靈鬼!”
她又重重的嘆口氣。
“你大伯,四叔和五叔打算去京都創業,一去可能兩三年,或者更久,你爺爺同意了覺得男人就應該出去闖,我沒同意,你大伯孃,四嬸嬸和五嬸嬸一個人在家裡帶孩子種地……我擔心!”
夫妻本是同林鳥,誰要落後就被丟。
這幾個兒媳婦都很好,所以她也很猶豫。
萬一自己兒子不爭氣……原諒她是個不懂大局的農村婦女,只想著點小事兒和丈夫那一丈方圓之地。
宋枝枝明白了,她又問,“那讓四嬸嬸和五嬸嬸一起去不就行了?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嘛,大伯孃也去,現在幾個哥哥成績那麼好,用不著擔心了。一年回來一次過年,不就行了?”
要發家致富,怎麼能不走出去呢!
再者在京都時大伯偷偷出去那麼多次,應該也是有想法了吧。
“可是家裡的田……”宋奶奶又反問,似乎想明白過來,突然也悟了,“也是,他們的心也不在種田上了,留下來也沒用,而且種田哪裡能來錢呢,等有錢了再種田也不遲!”
而且他們老兩口也才五十歲出頭,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不說多的,五年但到十年的時間是給的得起兒子們的。
所以她到底在糾結什麼!
摒棄一輩子對農田的執念,宋奶奶豁然開朗。
宋枝枝知道這事兒算解決了,這才跳下沙發去廚房看有些什麼菜,上輩子村裡來人讓壯小夥都出去沿海地區打工,那一批去的肯幹的基本都掙得盆滿缽滿回來了。
那叫一個光宗耀祖。
而上了車還被叫回來的幾個叔叔伯伯,一直就在做農民,成了一輩子的遺憾和心病,宋奶奶七十多歲了還時不時念叨後悔自己的決定,她可是聽得清清楚楚的。
這一次,應該不會重蹈覆轍了吧!
果然,她回頭,宋奶奶拿著一張電話號碼往外跑,還囑咐她,“你別去廚房亂動啊,等我奶奶回來,我去給你叔叔伯伯打個電話啊!”
說完,快步往外跑了,剛跑出去沒幾步,又折返回來,拉著宋枝枝一起出去了。
孩子一個人在家她還是不太放心。
宋枝枝只得跟著,乾脆把手機拿出去,讓宋奶奶帶上身份證,順便把手機號給辦了!
一趟回來,三張手機卡放進了三個手機裡,宋奶奶拉著宋枝枝坐下,帶著詢問。
“這樣,我們不是三個手機嗎,我們家裡放一個,你上學就不帶了,老家放一個,剩的那個給你大伯他們,這樣咱們都好聯絡,枝枝小心肝兒,奶奶這麼安排你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