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戰棋》上線後,一連幾天,店裡的很多客人們都沉迷下棋無法自拔。
很多人關於初心就寶可夢這個ip會做什麼型別的遊戲有過各種各樣的猜測,可事實證明,顧楓的用意是他們永遠都猜不到的。
任眾人猜破腦袋,誰能想得到顧楓會做出一款棋類遊戲來?
在此之前,誰能想得到下棋還能這樣下?
說是棋類遊戲,可這種別出心裁的棋類遊戲卻又根本沒法在現實中實現,和傳統棋類有明顯的區別。
王辰一直關注著店內玩家們的反應,想要從玩家反饋中分析遊戲是否依舊存在明顯的平衡問題。
顧楓倒是沒阻止他,但卻明白這種做法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畢竟都是一群菜鳥,前期壓根就是瞎玩,能分析出平衡問題才有鬼了。
只有真正具有王者實力的人湊在一起玩得多了,哪些陣容強,哪些陣容弱才真正一目瞭然。
畢竟能打上王者的人,大多數的遊戲初心都已經不再是吃雞,而是吃分。
大家都是王者,能不能吃雞看得更多的其實並不是技術,也不是運營,而是胡不胡,得是裝備胡,牌也來得胡,才是真正有了吃雞命。
只要夠胡,T2陣容照樣有機會吃雞。
而相比較大成後吃雞率高的陣容,王者們都更鐘愛過渡平穩、成型更容易的陣容,即便這個陣容吃雞難點,但只要成型後吃分容易就行。
畢竟達到這個分段,吃把雞可能也就三四十分,但倘若不幸老八,可就得直接掉五六十分了。
吃雞有多難,想想就知道,老八有多簡單,想想也知道。
高風險低迴報,明顯不符合上分的需求。
“一把第八,一天白打”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很多王者都是一把把十分十分苟上去的,這要是突然來一把老八,直接就得心肺驟停,要是連著兩把老八,晚上估計覺都睡不好,若是倒黴到極致,來個帽子戲法,當場退遊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正因為自己就是常年千分王者,顧楓才深知哪些人才是真正洞悉版本平衡的人。
現在的內測看平衡就別想了,最多也就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遊戲機制上的bug。
在他的預想中,店裡內測持續個一兩週也就差不多了,只要沒有特別嚴重的遊戲機制問題,早點正式上線才是硬道理,至於平衡性,交給廣大玩家們去驗證就行。
由於第一賽季是提供給玩家用以熟悉自走棋玩法的一個賽季,整個賽季在顧楓的計劃中大概在八到十週左右,畢竟第一賽季沒有什麼特色機制,玩這麼長時間,很多玩家已經會玩膩了。
而在玩家們熟悉瞭解自走棋之後,緊隨而來的第二賽季才是真正的重頭戲開始。
關於第二賽季的設計,顧楓也早就有構想。
寶可夢區別於其他動畫最吸引人、最獨特的特色在哪裡?毫無疑問,進化!
第二賽季,將主要圍繞“進化”這個主題來設計獨特的玩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