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過後,診所因為和六原縣醫院中醫科合作而帶來的人員變動,讓接診工作稍微亂了一陣,不過馬上也就重新秩序井然了起來。
李茂陽二爺爺李中通這一組,李茂陽二奶奶自告奮勇成為一診,王大友二診。
(王大友其實是最想給李茂陽這一組、或者張恆初這一組充當二診的,因為目前診所中,李茂陽和張恆初的醫名最大。
但他不能打了李中通的臉,所以就在李中通這一組充當二診了。
好在這種合作,他們可以輪流給三個接診組當二診。)
張恆初這一組,楊晴和江小雪一個負責分流病人,一個負責一診,唐一光二診。
李茂陽這一組,那蘇圖老漢自告奮勇充當了一診,二診自然還是葛根。
等待病人從那蘇圖老漢那邊過來的時間裡,葛根和李茂陽一樣繼續翻看著昨天其他兩組的醫桉。
不過葛根的心裡有些東西在翻湧,實在憋不住地對李茂陽道:“老闆,你說王主任他們這麼搞,不怕壞了他們中醫科的名聲啊?他們的人過來診所這邊只配充當二診?”
李茂陽抬頭看了葛根一眼,看出葛根問這個問題不是因為他不明白原因,現在王大友他們的中醫科在他們診所面前還有什麼臉面嗎?
他們診所目前已經成為這一帶黃河兩岸病人看中醫的首選,只有小毛病,或者在診所這邊排不上隊,才會去他們六原縣醫院中醫科或者其他診所去看病。
葛根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他只是有一種慶幸和驕傲在心裡翻滾,所以非常想在他李茂陽這個老闆這邊得到應證一般。
“老王是個明白人,他們只有虛心學習,才有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李茂陽平澹地道。
他這話表面上滿足了葛根,滿足了葛根想要應證“他當初離開醫院來診所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個潛在玉望,但更多的卻是警醒一下葛根和他自己,只有虛心向學,才有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啊。
葛根聽了李茂陽的話眼睛眨了眨,拍了拍腦袋繼續翻看醫桉,再沒說什麼。
……
雖然一診二診調換了人,但三診的主心骨沒動,所以來求醫的病人和陪同家屬們只是略微感到驚訝,但都能平靜接受。
接診工作有序進行。
但王大友和唐一光心裡難免會有波瀾。
唐一光還好,他畢竟是一個年輕大夫,又不是他們中醫科的負責人,他今天負責協助的又是張恆初這個曾經的包市名醫,所以他的心裡不會有任何的憋屈和不適感,只想抓緊這個機會和張恆初學到更多的東西。
王大友的心態就有些不同了。
他是他們六原縣醫院中醫科的負責人,在這一帶的黃河兩岸也是多少有些名氣的大夫,如今卻是來到李茂陽這個診所來給人充當二診,協助別的大夫診斷病情,除了顧忌名聲和身份外,也不可能沒有憋屈感。
雖然這個合作的決定是他自己做出的,但也是在形勢的逼迫下做出的。
而且他做出這種決定時的心態,和此時真正坐在這裡給人充當輔助大夫時的心態,那也不可能一樣。
做決定時沒有身臨其境,還能從容些,此時真正坐在這裡時,他卻真正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了。
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他感覺自己今天的思維很不暢快啊,腦袋裡木木的,像一個多少年的老電腦一樣,老卡老卡。
幸好,他負責協助的李中通,人家是一個市級醫院的退休老主任,這還能讓他多少保留一些顏面……
“大夫?大夫?”
王大友心裡亂紛紛地有些走神,來到他面前的一個女患者輕聲叫喚他道。
“噢噢,不好意思,看這個醫桉看的有些走神。”王大友從手機上抬起頭來,面對坐到他診桌前的中年女患者歉意地笑笑解釋道,“你是什麼情況?”
“我吧,最近感冒咳嗽老不好,從藥店買了止咳糖漿也喝不好,所以來看看。”
中年女患者說著從衣兜裡掏出一個大藥盒遞給王大友。
王大友一邊給她診著脈,看了看她的舌象,一邊看著這止咳糖漿。
然後他漸漸地微微皺起了眉頭來。
這止咳糖漿的主要成分是甘草流浸膏、桔梗、橙皮酊、氯化氨,輔料是蔗糖、苯甲酸鈉。
甘草可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去痰止咳、緩急止痛。
桔梗能夠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