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陽和喬果果兩人沿著診所門前的藥田埂一前一後地走著散起步來。
“感覺你學起醫來好快,簡直是神速!”喬果果走在後面道,“就不知道你現在沒人手把手教了,到底是怎麼學醫的?學醫短短一年多竟然能治療中風偏癱重症了?”
“你不也看到了?就是個苦學,再加上理論聯絡實踐,學醫不理論聯絡實踐,那學習效率就太差了!”李茂陽偷換概念含糊其辭地道,順便想把話題給引開來。
因為他肯定是不能說有系統幫助他的啊?
“可現實中也有醫生幾年十幾年地沒多少進步啊?那不也理論聯絡著實踐的嗎?”喬果果微微搖頭道。
她想到了她的老爸,好像也有幾年感覺醫術沒有太大的進步了,醫名也一直侷限在麥香鎮,好像再沒有向外面拓展的能力了。
她知道這不是她爸不努力,而是中醫太難了,修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沒有名醫教導的話,就很難再有所提升了。
而現實中像她爸這樣的民間中醫,比比皆是。
可是反觀李茂陽,一個僅僅學了一年多中醫的毛頭小夥子,最近的醫術卻像火箭速度一般地提升著,甚至都有了迅速趕超她爸的趨勢了。
不,如果單單看韓大媽這個病例的話,李茂陽的醫術其實已經遠遠超越了她爸了,甚至都超越了很多大醫院有名的大夫了!
不是嗎?韓大媽可是在很多大醫院看過的,結果病情毫無起色,可李茂陽卻把她給治好了。
這情況太特殊太古怪了,讓喬果果百思不得其解,一個人怎麼可能這麼快地迅速提升醫術,這簡直不可思議!
“可能心態不一樣吧。”李茂陽知道喬果果在拿她爸和他做比較,所以說話比較審慎,“我現在是不學好中醫就完全沒有出路,所以只能拼命學醫。有的人達到了一定程度,按照他目前的那種水平狀態就能過得很好了,所以就開始求穩了吧。畢竟治病這種事是有一定風險的,不是被逼到了一定的地步,誰也不會去冒險一搏。”
李茂陽這話說得比較中肯,喬果果聽進去了,她知道她爸為人處世和給人看病都很謹慎,而李茂陽這個人好像天生就很膽大,好像什麼事都敢去嘗試一下。
而且最近她發現他的鬼點子也比較多,就拿治療韓大媽來說,他怎麼能想到用鄭爺爺託夢這種事來激勵韓大媽的呢?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反觀她爸是根本做不出這種事的。
想到這裡,喬果果點頭道:“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大醫院裡也有許多中醫大夫啊?為什麼韓大媽去幾所大醫院都沒治好呢?”
“哈哈,那是因為大醫院裡的中醫大夫更求穩啊,很多其實都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態的,而像韓大媽這種病情,不採取非常規手段是不大可能治好的。而且我聽說現在許多大醫院的中醫大夫都有些西醫化的傾向了,很多都不怎麼講究四診了,卻更加習慣於看片子開藥方了。”
李茂陽說著搖搖頭,然後再一次試圖引開話題:“喬果果,你的夢想也是能進一所大醫院嗎?”
“以前是的,可是現在我突然又有點兒不想進大醫院了,或許幹中醫在鄉村裡更好,我爸也說,縣醫院裡的很多中醫大夫都不如他呢。他能看好的病,縣醫院大夫未必能給看好的。”
喬果果長睫毛扇動著思索著,繼續說道。
“這方面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大醫院裡的中醫大夫受許多環境因素和潛在規矩束縛,在中醫醫術上的進步可能真的還不如鄉村大夫進步快的。”
李茂陽回頭看看喬果果,見她說這些話時神色認真,心裡一動,卻又笑道:“不過大醫院裡的大夫也有鄉村大夫沒有的優勢。”
“他們的飯碗更牢靠些,不大會缺少病人,如果醫術還出眾些,名氣傳播得也要快得多,畢竟去大醫院裡治病的病人太多了。”
“反觀鄉村大夫名氣就傳播得很慢了,有時即便治好一個重症病人,往往也被人認為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了,畢竟他們不佔據著輿論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