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依託於“秩序世界”的位格,格萊林特毫無疑問的是可以響應“三段式”尊名的,但他並不準備這樣做,因為這必然會同時指向另一位“混沌之子”——燈神。
這是不常見的情況,正常來說,三段式尊名要麼就是位格過低,無法響應,要麼就是“真神唯一”,沒有別的存在能進行響應,不存在“同時有兩位存在能進行響應”這回事。
但涉及到源質就有可能。
比如克萊恩,如果他一開始設計的尊名指向的不是“愚者”,而是“門”,那麼“門”先生和他同時都會收到祈禱。
只不過“門”先生是依據自身的位格,而克萊恩依據的是源質權柄的向下包容。
思緒紛呈之間,格萊林特敲定了自己新尊名的第一句:
“高維俯視的混沌之子。”
祈禱尊名的第一句必須是自己的本質,而格萊林特的本質,當然就是“混沌之子”、“秩序之主”或者是“規則掌控者”了。但依據“向下相容”這一點,他使用“失序者”、“秩序陰影”和“不定者”當然都還是可以的。
這些名號都代表著其對應的源質,對應“舊日”位格,如果格萊林特願意的話,像克萊恩一樣用真神的序列名稱同樣也是可以的,比如“審判者”或者是“黑皇帝”。
而前面的“高維俯視”,只是一般的修飾詞,影響不大,換成“新生的”、“新紀元的”都可以,但這並不能用於區分“燈神”和格萊林特本人。
因為“新生”和“新紀元”指向不明確,相對與原初創造的這個新宇宙,“燈神”也可以被叫做“新生的混沌之子”。
同理,“高維俯視”也不能作為區分依據,橫跨數個紀元,靜靜的注視著地球發展的“燈神”,相對於地球來說,同樣可以被叫做“高維”。
第二句對應神域,也就是“秩序世界”:
“秩序世界的獨裁君主。”
這裡面,“獨裁”這個單詞格萊林特是幾番深思才敲定下來了的,為的就是確認自己的“正統地位”,讓這個尊名傳播的越多,就越能加強自己對“秩序世界”的掌控。
至於“燈神”,還是讓他老老實實的在燈裡面待著吧。
第三句是權柄,這倒是無可置疑的:
“規則領主,混亂的掌控者。”
當然,這些描述都不是定式的,只要意思一樣,換用其它的語句來祈禱,同樣可以指向格萊林特——這也是在神秘世界隨意亂念尊名很危險的原因。
敲定了這三句核心語句之後,後面的輔助描述就比較簡單了,現在的格萊林特已經有著足夠的、獨屬於自己的特質了。
“您的僕人六元一體,您是靈界之上的皇帝。”
有了這一句,這個祈禱就不會指向“燈神”了,而以後如果他能夠徹底擺脫“燈神”的陰影,那直接把這一句去掉就好了。
……
全部設計完成了之後,格萊林特當然還是打算實驗一下。
這裡沒有材料,他也就不做蠟燭、精油之類象徵性的準備工作了,直接用古赫密斯語飛快的低聲唸誦道:
“高維俯視的混沌之子啊,您是秩序世界的獨裁君主,您是規則領主,混亂的掌控者。
您的僕人六元一體,您是靈界之上的皇帝。
我祈求您的注視,我請求您回應我的祈禱。”
與之前不同,這一次層層疊疊的虛幻祈禱聲是從“秩序世界”傳到了格萊林特的靈體裡面,——之前都是從“熵之公爵”非凡特性傳遞過來的。
無聲無息之間,格萊林特的意識躍居到了“秩序之主”的位格。
不同於平時直接將靈體投入奇異空間,可以有完整的靈體,可以凝聚成人形。
現在的格萊林特,似乎靈體完全虛化了,彌散到了源質“秩序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又彼此分離,沒有互相交融,而他的意識也完全的佔據了這份源質,不像平時的旁觀者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