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教授道:“你的浙東貿易公司,確實值得研究。當初,連我都不相信你們的生意會賺錢。可沒想到,你們不僅賺錢了,而且還賺得有滋有味。”
陳揚道:“是啊。當初不少人想學,但學不了。包括我的老鄉,想學我這樣做生意,但也都學不下去。”
“你自己說說,為什麼你行,而別人不行?”
“很簡單,我的貨成本壓得低啊。”
葉教授道:“你的成本壓得低,無非是兩個因素。一是運費,二是採購價。”
陳揚點了點頭,“關於運費。從我們那裡往外運貨,只有海路和公路兩條路。而海路的運費,只有公路的四分之一。最關鍵的是,大多數人做不到海路運輸,而我卻能做到。”
“你算過沒有,海路運費只有公路運費的四分之一,相當於成本的多少?”
“換算成商品成本,就是透過海路運輸,能減少成本約百之七點五。”
葉教授笑道:“同樣的商品,同樣放在上海批發。可你的成本便宜百分之七點五,人家還怎麼與你競爭?”
陳揚嗯了一聲,“從我們天州到上海的海路,一般只運公家單位的東西。我是因為有李沁姐的幫忙,才拿到了託運權。所以,我和葉姐說過,我們應該重謝李沁姐。”
李沁現在是港務局的二把手,算不上一言九鼎,但也基本上說了算。
有李沁在港務局幫襯,陳揚的生意還能繼續。
“小陳,再說另一個原因,就是你的採購價,為什麼能比同行的便宜至少百分之五。”
陳揚道:“同樣的商品,同行們去我們那裡進貨,要麼去市場上訂貨,要麼去生產廠家訂貨。如果去市場上訂貨,市場上的供應商,要拿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們根本不能與我競爭。”
“他們也學你,直接去生產廠家訂貨呢?”
“他們要是去生產廠家直接訂貨,也會比我的訂貨價要高,起碼高百分之五。”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沒法長期的訂貨。打個比方,他們去生產廠家訂貨,一次訂貨一萬塊。而我訂貨不多,一天一千塊。但我是長期的,短則半年,長則一年。教授,如果是你,你更願意與哪個人合作?”
“這還用說麼,當然願意與你合作。哪怕是降點價,也要與你合作。”
陳揚點著頭道:“對。我就跟那些廠家說,我的訂貨至少能維持一年兩年甚至五年十年。而人家可能是一捶子買賣,這次來了,下一次可能不來了。下一次即使來了,也不一定在你這裡下單。”
葉教授笑道:“老闆都是聰明人,你這道理一擺,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陳揚也笑了,“我也是說得明白白。跟我長期合作,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訂貨價至少要降百分之五,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一般,我還要你再降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
葉教授攤著雙手道:“這就是你的成功奧秘。小陳,你我一番討論,你的論文雛形就出來了。”
“教授,叫什麼名字好?”
葉教授想了想,“就叫《商品交易的成本管理》。”
“叫成本核算不好嗎?”
“哈哈,可以叫成本核算,但叫成本管理比較洋氣。”
一老一小談到深夜。
十一點半,陳揚打點回到賓館。
賓館裡吵吵鬧鬧,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陳揚也不打聽,直接進電梯上樓。
剛到自己住的房門前,門突然開啟,兩個警察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