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規定是不能變的。
比方說總票數。
全村選民一千兩百五十七人,發出選票一千兩百四十一張,收回選票一千兩百三十九張,符合有關規定,此次選舉有效。
也就是說,過半數票,就是六百二十。
規定很明確,不管是主任和副主任還是委員,必須過半數才能當選。
這是第一個環節。
第二個環節,是確定收回的一千兩百三十九張票裡,有多少無效票。
計票處旁邊,放著六張書桌,書桌上放著兩個直徑兩三米的大籮筐。
所有收回的選票,從投票箱裡拿出來,全放在一個大籮筐裡。
三人一組,一共四組,同時驗票,凡是有效票,全放到另一個大籮筐裡。
還有兩組共六人,站在籮筐邊,既負責監督,也負責驗票。
凡作廢的票,要由他們驗收,最後還要封存,還要提交上級有關部門檢查。
黑板邊計票,共有七個組,也是每組三人,其中三個組負責監督。
另外四個組,一組負責主任票,一組負責副主任票,兩組負責委員票。
這些計票人,大部分是都來自村小的老師,他們算是臨時聘任的工作人員。
主任票率先開始統計。
一個人唱票,一個人看票,一個人在黑板上寫票。
看票的人,是鄉里的人,要在旁邊看著,既要防止唱票的人喊錯,又要防止寫票的人寫錯。
一個人難免顧此失彼。
所以他的旁邊還站著三個人,一個是本村的村民代表,兩個是觀摩員。
這叫萬無一失。
寫票的人,根據唱票人的提示,在候選人的名字下面寫“正”字。
正字共有五個筆劃,看著一目瞭然,統計起來也很方便。
廣播裡提醒,計票開始,請大家安靜。
操場上果然沉靜下來。
唱票人是個女的,村小的新校長,個子不高,嗓門卻很響亮。
“陳揚。”
第一張主任票,竟唱出選票上沒有的名字,頓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寫票人趕緊在黑板上寫好陳揚的名字,再在陳揚的名字下面,寫了“正”字的第一筆“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