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陽個人發展也相當不錯,他的鞋廠規模,接近陳兵鞋廠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這次災後重建,他沒有公開捐款,但有兩個五保戶住的房子,是他個人出資建造的。
與陳揚的關係也是維持著原狀,既不是很熱很近,也不是很冷很遠。
蔡朝陽一心一意做鞋,沒有兼做皮箱。
他生產的鞋,大約只
有四分之一賣給陳揚,其他的都透過衡峰綜合市場銷售出去。
一年前還虧空的蔡朝陽,終於重新直起了腰。
陳夏祥的模具廠,也象模象樣的開了起來,從溫州那邊請了一個師傅,據說月薪五千塊。
但村裡不少人與陳揚一樣,都看出這小子的弱點,搞事可以,做事不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看著他的模具廠生意還行,但不賺錢。據與他比較接近的蔡國平說,他的模具廠是虧錢的。
陳夏祥不怕虧錢,他家有祖產,父親又在南塘街開店,有強大的經濟後盾。
蔡國平還開他的獸醫站,不出診,只負責賣藥。
這傢伙也是奇葩,老爸叫他學醫,他就是不學。給動物看病,他說丟人。
子不承父業,他老爸也拿他沒有辦法。
這麼一來,這傢伙有的是時間,倒成了村裡的訊息靈通人士。
童小芳繼續做鞋,只是生意一般,因為他失去了陳揚這個大客戶。
他做的鞋,都透過衡峰綜合市場擺攤銷售,可能花樣款式不新,質量不是很好,據說銷售比較慘澹。
其實旁人也能看出來,加上自己家人,總共不到十五個人,又能生產出多少鞋來。
大家都說,童小芳的鞋廠,與他的身體一樣,半死不活的。
收廢品的“保長公”蔡善貴,還是那樣的神秘和簡單。說簡單,是他還在從事收廢品的生意。說神秘,是他還是那麼的有錢。
童小芳、陳夏祥、陳田春,還有陳勝利和蔡廣發的鞋底廠,他們的流動資金,幾乎都是從他那裡借的。
有心人做過統計,蔡善貴拿出來拆借的資金,至少超過了十五萬塊。
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源於他的神秘的生意,猜得而說不得。
發展得最快最好的,是陳勝利和蔡廣發的鞋底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或明或暗,陳揚打擊過二人的鞋底廠。陳兵、蔡福滿、蔡嶽松、蔡曉暉和蔡朝陽等人,因為陳揚的關係,都不從二人的鞋底廠購買鞋底。
但人家是牆內開花牆外香,每天兩三千雙的鞋底,絕大部分都銷往其他各村。
不過,這次颱風襲擊和洪水災害,讓二人的鞋底廠損失慘重,那些鐵傢伙泡在水裡十多天,幾乎都成了廢鐵。
綜觀全村的經濟,還是那麼的欣欣向榮。
至於災後重建,也基本上已經完成。
第432章 有錢一起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