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陳兵和順子都主張大肆慶祝。
但陳揚堅決不同意,因為二妹離進大學,還差關鍵一步,那就是政審。
不過,時過境遷,二妹比大哥幸運。
思想的解放,社會的進步,已經盪滌舊的殘餘。
有人倒是提出過問題,但有範思成發話,還有童四平的擔當,二妹的政審順利過關。
接了童四平從縣裡打來的電話,陳揚心裡的石頭才算落地。
但陳揚一家還是保持低調,儘管二妹是全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上門祝賀的人很多,祝賀電話也接了不少,陳揚還是一條原則,不收任何禮物,也不辦酒宴答謝。
二妹也很乖巧,回到家裡後,並沒有放飛自我,而是待在二哥的廠裡埋頭幹活。
八月底,二妹要去浙大報到。
這一次,陳揚自己不送,他同意二弟陳兵的請求,讓陳兵和順子二人去送。
二弟以前沒有出過遠門,最遠只去過路橋街,這是他的缺陷,陳揚決定錘鍊錘鍊他。
人的成長,需要眼界的開闊,二弟走出去,對他以後的發展很有幫助。
儘管陳揚低調,但還是有不少不該來的人,上門前來祝賀二妹考上大學。
是那些早已斷了來往的親戚。
奶奶孃家的,和母親孃家的,還有其他老親戚,竟然都來了。
特別是母親孃家的,三個孃舅,兩個孃姨,竟然組團而來。
陳揚躲在樓上,不下來會見客人。
陳兵跑上樓來,向大哥請示怎麼接待。
“大哥,那都是長輩,你快拿個主意吧。”
陳揚笑道:“老三,你是咱家的二把手。二把手出面接待,規格已經夠高的了。”
陳兵苦笑道:“三個孃舅,兩個娘妗,兩個孃姨,兩個姨夫。好傢伙,用一個成語形容,那叫一個傾巢出動。”
陳揚呵呵一笑,“還好,外公外婆沒來,他們兩位老人家要是來了,我就不能躲了。”
陳兵噢了一聲,“我敬愛的大哥,你不準備下去接待他們?”
“我為什麼要下去接待他們?”
陳兵點點頭,“大哥你躲得起,我卻躲不起。大哥,給個主意唄。”
陳揚先提問題,“你說說,對這些親戚上門,咱媽是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