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來了。他姓李,叫,叫李春陽。”
陳揚啊了一聲,“傻小子,李春陽是衡峰鄉書記,也會是衡峰鄉和陳蔡鄉合併後的書記。”
陳兵噢了一聲,“大哥,那你趕緊打電話啊。”
陳揚拿起了電話。
“李書記,您好您好。實在對不起,今天陪老婆去了一趟醫院。”
“哈哈,沒關係,不耽誤事。”
“李書記,您有什麼吩咐?”
“叫老李。我聽鄭衛民同志說,你叫他老鄭。所以以後,你就叫我老李吧。”
陳揚假客氣,“這樣好嗎?”
李春陽哈哈笑道:“你連範思成同志都叫老範,我能算老幾啊。”
“老李,你找我什麼事?”
“明天是衡峰街集市,你抽空來一下,我當面跟你說。”
“明白,我明天上午過來。”
放下電話,陳揚也不瞎猜,反正就是明天,到時候就知道了。
第二天,陳揚騎著腳踏車去了衡峰街。
衡峰街的集市,每十天兩次,農曆的初四和初九、十四和十九、廿四和廿九。
整個溫林縣,有十個集市,衡峰街規模最小,但名氣卻能排進前三。
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衡峰街地處水上交通中心。溫林縣的六條主要河流,正好都在衡峰街交匯。
二是衡峰鄉周邊人口密集,集市日能影響周圍六個鄉,輻射人口多達十五萬以上。
其實整個衡峰街,只有四條街,正好成一個“井”字形。
“井”字形共八個街口,其中六個正好連線六條河流,都建有河埠碼頭。
四條街,南北向兩條長約一百米,東西向兩條都不到八十米。
“井”字形外有九塊地,中間這塊,和左右上下四塊,是村民的居住地。
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塊都是空地。
接近竣工的綜合市場,就建在“井”字形左下這塊空地上。
陳揚來到衡峰街時,已是上午八點,街上早已人山人海。
陳揚先去了即將竣工的綜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