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告訴陳揚,他是蔡赧梅的救命恩人。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不滿十歲的蔡赧梅,一個人出去割豬草,不小心掉進了河裡。
爺爺那時是生產隊的管水員,剛好路過,就跳下河去把蔡赧梅救上來。
陳揚佩服爺爺,這樣的好人好事,就沒聽他說起。
爺爺澹澹一笑,說這是小事,這輩子過來,下河救人的事,他都有七八回了。
可陳揚還是好奇,按理講,救命恩人與被救的人,應該關係不差。
可自陳揚有記憶以來,就沒見過兩家有什麼來往,相反好像還有點疏遠。
爺爺又告訴陳揚,當年蔡赧梅家很窮,他與蔡赧梅已故的父親是朋友,曾三次救濟過蔡赧梅家。
一次三十斤大米,一次一百斤稻穀,一次十二塊錢。
其中的十二塊錢,是蔡赧梅父親病故後,沒錢辦葬禮,爺爺向別人借來送給蔡赧梅家的。
爺爺在擔任大隊幹部期間,上級撥下來救濟款和救濟糧,也總是想方設法為蔡赧梅家多爭取一些。
聽了爺爺的敘述,陳揚更好奇了。
陳揚追問,那兩家沒有來往,是不是蔡赧梅家忘恩負義。
要知道,蔡赧梅的老孃,那是有名的悍婦,其厲害程度,絕對不輸童小芳的老婆。
爺爺解釋說,這都是窮的緣故。
蔡赧梅家一直窮,現在開起了飯店,也是慘澹經營,過的還是窮日子。
大概是不好意思,大概是因為太窮,大概是還不起人情,所以蔡赧梅家主動選擇了疏遠。
陳揚再問爺爺,這次請蔡赧梅掌勺,他不收辛苦費,這怎麼辦?
爺爺笑著說,這個好辦,好事過後,重禮感謝就行。
爺爺還對陳揚說,讓蔡赧梅出面擔任主廚,對這次換屆選舉也有好處。
爺爺一下子說破了陳揚的心事,陳揚呵呵的笑了。
不錯,把婚宴辦得這麼氣派,陳揚的目的是為換屆選舉助力。
要知道在陳家村,蔡赧梅也是有一定的號召力的。
陳揚還做了兩個安排。
跟鄉電影隊聯絡,結婚那天前後,連放十個晚上的電影。
跟好朋友陳福明聯絡,結婚那天前後,請他的紅梅越劇團,連演十天的戲。
其他與結婚有關的事,陳揚都交給其他人去辦。
對於婚宴的時間,陳揚一直得意。
婚宴前,村黨支部改選。
婚宴後,過了春節,村民委員會換屆。
因此,這場婚禮不僅要辦,而且要辦得隆重和體面。
但作為新郎官,很多事情還得親力親為,想躲是躲不了的。
傳統的風俗習慣要遵守,可又得搞出一些新花樣來。
初中同學,能請的都要請到,這個事交給葉正方負責。
高中同學,能聯絡上的都要請到,這個事交給肖偉力負責。
只有一條,已婚的不請。
鄉里的幹部,陳揚決定結婚那天不請,以後找個機會再請他們吃飯喝酒。
結婚的請柬,交給村小的張校長去定製。
請柬上必須註明,不收禮金。
農村的喜事,講究最多的就是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