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蔡曉暉,已沒了小學老師的風采,成了名符其實的小老闆。
父子三人都很熱情,手上活不停,但還是招呼陳田春和蔡曉暉兩個坐下。
“田春,善貴,你們有事嗎?”蔡寶華問道。
都姓蔡,同宗同祖,但論輩份,蔡寶華比蔡善貴要高一輩。
陳田春不姓蔡,但還是客客氣氣的叫一聲叔,“寶華叔,我們為什麼來,你應該知道的。”
蔡寶華是個老實人,嘿嘿笑道:“不知道,還真的不知道。”
陳田春道:“就是你家突然不買利發鞋底廠鞋底的事。”
原來,陳勝利和蔡廣發的鞋底廠,已經有了一個正式名字。
利發鞋底廠,陳勝利的利,蔡廣發的發。
真是一個好廠名,可惜德不配名,白白給糟蹋了。
蔡寶華指指大兒子蔡曉暉,笑道:“這是他的事,我不知道,也管不了。”
蔡善貴道:“曉暉,你考慮不周,考慮不周啊。”
蔡曉暉笑道:“兩位,我和陳揚,是穿開襠褲的朋友。即使沒有生意往來,我們也好得分不開。”
蔡曉暉指了指自己的身後,繼續說道:“你們看看,我做的鞋,做的皮箱,都是賣給陳揚的。”
蔡曉暉的弟弟蔡曉明,篤聲篤氣的說道:“做鞋底的人可以得罪,換一個就行。買鞋買皮箱的人,要是得罪了的話,那我家就沒得錢可賺嘍。”
陳田春道:“有這麼嚴重嗎?你做的鞋做的皮箱,可以運到路橋街去賣麼。”
蔡曉暉笑笑,也不做解釋,“你們不幹這行,你們不知道其中的道道,還是不說的好。”
陳田春只好說,“理解,理解。”
蔡曉明說話噎人,“不理解也沒辦法,我家可不會忘恩負義,不會過河拆橋。”
話不投機,只能走人。
陳田春和蔡善貴從蔡曉暉家出來,沿著村道,朝蔡福滿家走去。
蔡善貴說,“自討沒趣,咱們就多餘來。”
陳田春說,“這個工作必須做。好不容易把陳勝利和蔡廣發拉過來了,咱們不能讓他倆失望。”
“蔡福滿是你的洞房朋友,待會你主講,我敲邊鼓。”
“一起講,一起敲邊鼓。保長,別忘了你和福滿都姓蔡。”
二人到了蔡福滿家。
蔡福滿把二人迎進院子裡。
三個人都抽菸,屋裡都是易燃品,不方便進屋。
陳田春直截了當的說道:“福滿,你幹什麼啊。斷了利發鞋廠的鞋底,你就不怕得罪陳勝利和蔡廣發嗎?”
蔡福滿憨笑著道:“我不斷了利發鞋底廠的鞋底,我就得斷了陳揚的生意。二者衡量,還是斷了利發鞋底廠的鞋底,對我的好處更大。”
陳田春很不高興,“這樣的話,你不僅得罪了陳勝利和蔡廣發,你還得罪了我和保長,還有陳夏祥和蔡朝陽他們。”
蔡福滿道:“田春,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你不要混為一談。”
陳田春道:“福滿,你這個老實人不老實了。”
蔡福滿笑笑,“說句實話,當不當村幹部我無所謂。但安身立命,賺錢是第一重要的。”
蔡善貴問道:“福滿,你不與陳揚做生意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