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組織人員,義務為種田大戶幫工,標準是每畝每人一天。
也就是說,你如果有十畝水穩,村裡會派十個人,免費幫你幹活一天。
陳揚積極參加,除了參加由村裡組織的幫工,還專門幫堂叔陳東南幹了五天。
這也是鍛鍊。在田裡幹活九天,並不覺得累,說明體質還在。
七月下旬,終於接到葉菁的通報。
少林鞋爆賣。
葉菁告訴陳揚,僅僅五天試銷,出貨量就超過了進貨量。
這就是說,陳揚賭對了,賭對了一半。
皮箱的銷售還是不溫不火,上漲緩慢,出貨量只有進貨量的十分之二多點。
陳揚卻精神為之一振,從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不整整提高了一倍麼。
現在還是夏天,皮箱銷售也是有季節性的。
夏去秋來,將會是行情的一個轉折,陳揚估計具體的時間,應該在國慶節前。
所以陳揚一點都不著急。
倒是村裡的一些變化,逐漸引起了陳揚的注意。
陳夏祥正式迴歸,利用他家的兩間舊房子,辦了一個機械加工廠。
這倒是專業對口,陳夏祥在區機械廠當了幾年臨時工,多少學到了一點東西。
他這個機械加工廠,其中有一個業務,就是設計並生產模具。
村裡用得上模具的企業,只有陳勝利和蔡廣發的鞋底廠。
可鞋底廠初創時期,兩套舊模具,一套新模具,就能用上一年兩年。
但陳夏祥還是找上門去,不求眼前業務,只求鞋底廠承諾,以後要開新的模具,交給他的機械加工廠開發。
陳勝利和蔡廣發為難,兩個人以前,與陳夏祥父親陳仁榮的關係不好。
兩個人與陳夏祥的大哥陳夏芬的關係也不好。
兩個人與陳夏祥的叔叔陳富春是朋友關係。
而陳仁榮和陳富春這對親兄弟,卻是十多年的死對頭。
再說了,陳夏祥家與陳揚家,上一輩也有一定的矛盾。
這關係也太錯綜複雜了。
陳勝利和蔡廣發來找陳揚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