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童,下一步先緩一緩,等區裡鄉里的人撤走再說,免得影響了他們的工作。”
“行,聽你的。”童老貴提供了另一方面的情報,“揚,還有一個情況。村裡人看到皮箱暢銷,已有不少人準備跟風。據我所知,至少已有十家準備就緒。”
陳揚點點頭,笑著指了指童老貴,“其中還包括你家童小龍。”
“哦,你知道了?”
陳揚道:“過年前,小龍找過我。他那個農副產品加工廠,生意倒是穩當,但利潤實在太低,賺不到多少錢。”
童老貴道:“我說,你得幫忙啊。”
“我呸,這還用你說嗎?小龍是我朋友,我不幫他我幫誰?”
站在陳揚的角度,做鞋的和做皮箱的,他巴不得多些個體戶。
因為這樣一來,他可以多些選擇,他就可以壓價,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凡事都有了結的時候。
火災調查初步結束,結論是小孩放鞭炮,不慎點燃稻草所致。
至於是哪個小孩放的,根本就查不出來。
正月初六,區裡和鄉里的人都回去了。
正月初八,電力局運來了變壓器,安裝變壓器的工人也來了。
電線早已拉好,放置變壓器的石墩,也早已搭好。
只用半天時間,變壓器就已安裝完畢。
正月初九,從福建晉江運來的裝置,也按時抵達了陳家村。
與此同時,陳勝利和童老貴從路橋街買來了五噸原料。
這五噸原料,新料只有一噸,其餘兩噸是再生料,另兩噸是舊料。
生產橡膠鞋底,不可能全部使用新橡膠。只有新料、再生料和舊料混合使用,才能產生必要的經濟效益。
裝置安裝和除錯正在進行,
與此同時,招聘員工也正在進行。
這次隨同裝置運過來的,還有對方贈送的兩套舊模具,一套童鞋鞋底,一套休閒鞋底。
陳揚建議,廢物利用,就用這兩套舊模具試產鞋底,看看能不能開啟銷路。
初創時期,鞋底廠事多,陳勝利和蔡廣發忙得不可開交。
陳揚卻反而置身事外,不再過問鞋底廠的事,甚至連鞋底廠都不去看一眼。
童老貴卻正好相反,天天去鞋底廠待著,見縫插針的幫忙。
陳揚看不過去,把童老貴叫過來,也不顧年齡和輩份,指著童老貴的鼻子好一頓訓斥。
童老貴大惑不解,“揚,你批評錯了吧?我去幫忙,發揮一點作用,怎麼反而錯了呢?”
“你自己想,認真的想。”
“我想不明白。我去幫忙,你不去幫忙。照你的意思,反而是你對嘍。”
“契約,契約精神。”
“啥意思?”
陳揚道:“按照咱們四人的約定,你我只是鞋底廠的投資者,勝利叔和廣發叔是鞋底廠的所有者。你我不能插手鞋底廠的具體事務,除非他們提出來要你我幫忙。”
“噢,甚至去看看都不行?”
“最好看也別看。”
“為啥?”
“因為這會干擾他們的工作。”
童老貴無奈的笑了,“這叫啥規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