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告訴蔡嶽松和陳兵,以前的輪船,春節期間是要停航的。
現在適應實際需要,全年保持通航,除了刮颱風的時候。
而且現在的海門至上海航線,除了403和405,又增加了407和409一對班船。
也就是說,每隔兩天,就有一班船分別從兩地出發。
“嶽松叔,老三,現在就看你倆的生產速度了。你倆生產多少,我就吃進多少。從現在開始,每隔四天,你們往海門碼頭髮一次貨。”
蔡嶽松道:“我們兩家的工人,都是村裡人和周邊村的人,應該會同意加班的。揚,你看這樣行不行,除夕那天放假半天,大年初一放假,其他日子不停止生產。”
陳揚笑了笑,“我給你倆提個建議。這段時間上班加班,你們給工人多發點工資。”
蔡嶽松和陳兵都表示同意。
“最後強調一條,質量問題。嶽松叔,老三,如果皮箱質量有問題,我可是翻臉不認人的。”
蔡嶽松笑著點頭,“知道知道。陳兵的皮箱上寫A,我的皮箱上寫B。不寫的和忘寫的,你可以不用給錢。”
“大哥,你就放心吧。你的脾氣我知道,我怕你。要是出了質量問題,嶽松叔頂多被扣錢。我就慘了,不但被扣錢,還會被你暴揍。”
三個人都笑了。
蔡嶽松和陳兵商量,明天去溫嶠街買木料,後天去路橋街買皮料。
商量定當,蔡嶽松匆匆回家,他要去招一些臨時工來。
陳兵也想增加一些臨時工,“大哥,幫我想想辦法唄。”
陳揚笑指二弟,“傻老三,傻老三。”
“大哥,我都急死了,你就別賣關子了。”
“呵呵……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陳兵跺腳而喊,“大哥,你還要我跪下求你啊。”
“你傻啊,你能調動的人多得是。你的肥皂廠可以馬上停工,肥皂廠的工人可以調過去。你的鞋廠三十幾個人,你可以調十個過去。但你記住,鞋廠不能停,也要加班的。”
“還有呢?”
“你讓你大姐去童小平家,讓你大嫂去她孃家,再去找東南叔和耀平叔。以我的估計,他們至少能發動二十個人。”
陳兵點點頭,“嗯嗯,打一場人民戰爭。”
“還有。村小不少老師租住在咱們家裡,你可以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在寒假期間賺點外快。”
陳兵笑了,“都是知識分子,他們願意幹嗎?”
“呵呵……我說老三,這是商品經濟時代,也是脫貧致富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但金錢有時候就比知識更重要。在金錢面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知識分子都是會彎腰的。”
“大哥,我懂了,我馬上去發動群眾,動員知識分子們來我廠裡掙錢。”
陳兵的氣派也是越來越大。
皮箱廠初創,也就七八個人,但為了加班,他全面動員,竟在幾天之內擴大到五六十人。
產能隨之井噴。
當然,也是因為陳兵夠有本錢。
蔡嶽松那邊,也是相當的了不起,高峰時也有三十多人加班加點。
大量的皮箱出廠,透過海路,分批次運往上海。
春節馬上就要到了。
除夕夜,吃大餐,菜夠多,酒管夠。
全家人圍坐一桌,加上陳紅玲和順子,一共十一個人。
大家坐好,看著爺爺,都不動快。
大圓桌中間,是一條三四斤重的大鯉魚,魚頭衝著爺爺。
爺爺拿起快子,在魚頭上點了點,口中唸唸有詞,“年年有餘,明年有餘,後年有餘,大後年有餘,五年有餘,十年有餘,二十年有餘,五十年有餘,一百年有餘,一千年有餘,一萬年有餘。”
二妹三妹三弟一直想笑,但硬是憋著,直到“一萬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