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渡,回龍渡,十個落水,九個難渡。
這裡的河底,有水流形成的旋渦,如果是夏天,水流湍急,旋渦的力量足以將人埋入河底。
幸虧現在是秋天,算是枯水期,水流比較平穩。
但秋水冰冷,水面溫度十度左右,河底水溫不超過三度。
而對打撈人來說,這個溫度不算什麼,即使沒有任何防護裝置。
陳揚與陳勝利和蔡廣發一起,坐在河岸邊脫衣服。
狄國樑在旁邊指揮大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下水不困難,下水人沒危險,真正的危險在岸上,在岸上的輔助人員。
首先要組織一幫人,一旦拿繩子捆牢石獅子或石墩子,他們要齊心協力的拉上來。
其次還要組織一幫人,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支援陳揚、陳勝利和蔡廣發。
每個小組四個人,一個掐表計時,三個拉繩子。只要超過規定時間,就要把水下的人拉上來。
還有一幫人負責後勤,包括吃的和喝的,以及醫生,和其他必要的救援物資。
救援的工具主要是繩子。
繩子分兩種,一種是絡麻繩,大概有三指粗,用來捆綁石獅子和石墩子。
還有一種是尼龍繩,大約一指粗,是綁在打撈人的身上。
河岸邊,圍觀的村民已聚集了一千多人。
為了維持秩序,鄉里調來了一個民兵連。
這年頭,下水撈死人倒是常見,下水撈石獅子,卻是五十年一遇。
鄉武裝部長郭富強,帶著兩個民兵,扛來兩箱十二瓶四特酒。
陳揚他們三個,已經將尼龍繩繩綁在身上,並互相做了檢查。
從縣武裝部借來的能防水的三盞頭燈,也已及時運到,並戴在三個人的腦袋上。
那時候就這麼簡陋,這也是唯一的專業工具。
也有一樣土製工具。
為了節省時間,下沉得快,找來很多空瓶子,往瓶子裡裝滿河泥,再把瓶口塞緊。
打撈人下水時,會一手握一個瓶子,沉到水底時,再把瓶子扔掉。
陳揚與陳勝利和蔡廣發三人,一人一瓶四特酒,咕都咕都的往嘴裡灌。
這時,一條機動船開了過來。
機動船上,除了荷槍實彈的警察,還有五個五花大綁的犯罪分子,為首的正是童宗良,另外四個是他的外甥。
五個犯罪分子確認了扔石獅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