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韓彩玲嫣然一笑,“我還會等你的,班長。”
陳揚一邊擦嘴,一邊目送韓彩玲在門口消失。
第二天早上,陳揚沒有去送方麗平和韓彩玲。
前去河埠頭送人是大妹陳平,還有幾個平時要好的姑娘。
早上醒來,陳揚已沒有傷感。
春節前,陳揚還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送禮。
而且陳揚還做出一個重要決定,以後只要經濟條件許可,他每年都要送禮。
與做其他事一樣,送禮之前,陳揚也做了計劃。
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列出送禮的名單。
禮者,禮節也,不僅僅只是禮物。
上海那邊,葉菁及其父母,還有馬振國和周玉剛。
海門那邊是李沁。
天州那邊是老範和田阿姨兩口子。
路橋街那邊,除了王光榮,還有小商品市場的幾個重要客商。
上述這些朋友,都要一一打電話,把真摯的問候送出去。
縣裡的和本地的這些親朋好友及關係人,必須送出禮物而不是禮節。
區裡,童四平叔叔和狄國樑叔叔,已經堅持了三年,今年當然也要走到。
縣裡,方玉婷醫生,肖偉力的父親肖國興,田芳和楊玉梅兩位老阿姨,孫延清老師兩口子,老張張益民,老胡胡剛,二妹讀書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
鄉里,五位領導,鄭衛民、蔡美麗、郭富強、姚興平和徐菊芳。
村裡,兩委全體成員,會計和出納。
其他,信用社的陳逸梅和郵電所的陳寶珍。
春節前那幾天,陳揚騎著腳踏車進進出出,少有的忙碌。
錢倒是無所謂,反正陳揚有的是錢。
就是累,累得像孫子似的。
但陳揚一想,送禮就是孫子乾的事,累得像孫子一樣,不正好麼。
直到臘月廿七,陳揚才把這個活幹完。
這也叫投資。
二弟陳兵也沒閒著,他也跑了很多地方,也送了很多禮,也一直送到臘月廿七。
晚上,兩兄弟躺在二樓客廳的沙發上,叫苦連天,怨聲載道。